[实用新型]一种CMOS摄像头滤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46638.8 | 申请日: | 200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0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汪懋华;李斌;徐丽明;王海峰;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3B11/04 | 分类号: | G03B11/04;G02B7/00;G02B5/20;C22C19/05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mos 摄像头 滤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摄像头中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可以在自然强光下工作的低成本CMOS摄像头的滤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视觉传感器主要有CCD和CMOS等,它们在二十多年前几乎是同时起步的。由于CCD器件有光照灵敏度高、噪声低、像素小等优点,在过去的十五年里一直主宰着图像传感器市场。与之相反,CMOS器件过去存在着像素大、信噪比小、分辨率低、暗电流较大等缺点,一直无法和CCD技术抗衡。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过去CMOS芯片制造工艺中不易解决的技术问题,现在都能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大大改善了CMOS视觉传感器的图像质量,并且,CMOS视觉传感器有着CCD器件无可比拟的低成本、低价位优势。近年来,CMOS逐渐取代CCD视觉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等领域。CMOS视觉传感器在室内环境下,受光线影响较小,可清晰的获取视频图像,但是,一旦到了室外,遇到较强的自然光,由于其整体成本低,一般不带价位高的可调光圈,光线就会完全通过镜头入射到传感器内部,造成视野内白白的一片,无法获取拍摄的景物图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低成本CMOS摄像头自身不带光圈,无法在外界自然光下直接采集清晰图像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CMOS摄像头的滤光装置,使CMOS摄像头在自然强光下可以采集到清晰的图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CMOS摄像头滤光装置,包括镜架和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架包括阶梯孔和螺孔;所述阶梯孔从外至内以上升梯状形式依次包括第一阶梯孔,第二阶梯孔和第三阶梯孔;所述螺孔通过螺钉与摄像头固接;所述第一阶梯孔与CMOS摄像头外表面接触;所述滤光片紧贴所述第二阶梯孔的前端面。
其中,所述第二阶梯孔是滤光镜安装孔,所述第三阶梯孔是自然光入射孔。
其中,所述滤光片采用Ni-Cr合金,其成分比例为:CR20%,Ni80%。
其中,所述滤光片的数目为1个,或者多个。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使用低成本滤光片和价格相对较低的CMOS摄像头,既改进了CMOS摄像头使用的局限性,又实现了整个装置的低成本,能够采集自然强光条件下视野的清晰图像,工作效果良好,在工业、农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本课题研究的农业果蔬采摘机器人方面的应用,解决了田间自然光条件下的图像采集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CMOS摄像头滤光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CMOS摄像头滤光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CMOS摄像头滤光装置中采用的镜片光谱衰减图。
其中,1:螺孔;2:第一阶梯孔;3:第二阶梯孔;4:第三阶梯孔。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低成本CMOS摄像头自身不带光圈,无法在外界自然光下直接采集清晰图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摄像头前端设计、安装滤光装置,通过滤光片的作用,均匀衰减入射自然光的强度。在CMOS摄像头的滤光装置制作过程中,通过对滤光片的滤波特性研究、设计、制作,镜架的设计、加工、制作,为自然强光下,低成本CMOS摄像头配置了“墨镜”,实现衰减入射光强的目的。
滤光装置主要包括镜架和滤光片,镜架包括阶梯孔2,3,4,以及螺孔1。第三阶梯孔4为自然光入射孔,第二阶梯孔3是滤光镜安装孔,第一阶梯孔2是滤光装置和CMOS摄像头外表面的接触部件,CMOS前端抵住第一阶梯孔2的前端边缘,同时挡住滤光装置防止滤光装置向后滑动。螺孔1通过螺钉与摄像头紧固连接,防止滤光装置松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阶梯孔,第二阶梯孔和第三阶梯孔可以整体制作,或者单独制作之后依次粘接。
滤光片的镀层为Ni-Cr合金,按照成分比例:CR20%,Ni80%进行制作,之所以采用这个比例,是因为镀出来的滤镜在可见区域内透过率较平坦,如图2所示。根据镀层的不同,实现衰减程度的不同。为了达到较好的衰减效果,一般同时加载2个镜片,通过二者的组合,达到较好的衰减效果。
工作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66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多功能切换电路的数控维修实验台
- 下一篇:一种压力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