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式料包胎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46380.1 | 申请日: | 2009-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4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于春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1/10 | 分类号: | B22D11/10;B22D41/02;B28B7/00;B28B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 地址: | 0633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干式料包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式料包胎。
背景技术
由于板坯中包干式料包胎使用频率高,其受高温烘烤后易变形且非常严重(主要体现为凹陷和突出),使得平均每周需要维修一次,每次维修需钢板2吨左右,维修费用高、人员劳动强度大。另外由于变形严重还造成干式料用量大、成本高,烘烤后起胎困难且干式料经常塌方,直接影响了板坯中包的使用安全和正常周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经过改进的干式料包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干式料包胎,包括包胎本体,包胎本体采用SPHC钢板制成,在其内表面上有采用筋板式平均分布支撑方式来设置的加强筋;包胎本体内设置有3个独立的烘烤系统,每个烘烤系统均配备有独立的燃气管路,并且3个烘烤系统采用整体吹扫的管路系统。
进一步,所述包胎本体上均布设置有3台功率为0.75KW的振动电机。
进一步,所述包胎本体的上盖采用20mm厚钢板制成,并且其上设置有4个直径为520mm的烟囱。
进一步,所述加强筋采用宽100mm,厚30mm的钢板制成。
本实用新型包胎打结出的干式料中包表面光滑平整,起胎容易,从根本上解决了干式料塌方问题,节约了耐材成本。而且使用过程中没有发现包胎有明显的变形,大大降低了维修费用,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总体使用效果非常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介质管线布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干式料包胎,包括包胎本体1,包胎本体1采用SPHC钢板制成,在其内表面上有采用筋板式平均分布支撑方式来设置的加强筋2,加强筋2采用宽100mm,厚30mm的钢板制成;包胎本体1内设置有3个独立的烘烤系统3、烘烤系统4、烘烤系统5,每个烘烤系统均配备有独立的燃气管路9,并且3个烘烤系统采用整体吹扫的管路系统10。包胎本体1上均布设置有3台功率为0.75KW的振动电机6。包胎本体1的上盖7采用20mm厚钢板制成,并且其上设置有4个直径为520mm的烟囱8。
本实用新型中,把原来制备包胎本体的12mm厚钢板改成30mm厚的SPHC钢板,提高了耐高温烘烤强度,有效的防止了包胎本体变形,大大降低了维修工的劳动强度,从根本上节约了钢板的消耗。把原来包胎内部用槽钢对面支撑方式的加强筋,改造成根据天车大梁内部设计的筋板式平均分布支撑方式的加强筋,其保证了包胎受高温烘烤和压缩空气冷却时的膨胀和收缩比例相同,有效的防止了包胎局部变形。把原来包胎上配置的两台0.75KW振动电机改成三台0.75KW振动电机,并且三台振动电机平均分布在包胎的上表面,其缩短了振动时间(原来30-40分钟,现在5-10分钟),并且大大提高了振动效果。把上盖从原来用12mm厚钢板制成改造成用20mm厚钢板制成,并将原四个直径为200mm烟囱改造成四个直径为520mm烟囱,其有效的提高了吹扫效果,缩短了吹扫时间,有力保证了液化气的使用安全。并且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将干式料包胎包壁钢板向两边各扩展10mm,在保证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干式料的用量,有力的降低了中包成本消耗。本实用新型中还把原来复杂的烘烤吹扫管路改造成分三个部位,即烘烤系统3、烘烤系统4、烘烤系统5,烘烤系统3、烘烤系统4、烘烤系统5可以进行同步或单个独立烘烤,然后进行整体吹扫,其实现了操作简单方便、烘烤安全稳定、吹扫高效快捷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包胎的结构进行改造,大大的降低了维修保养的频率,从而降低了维修费用,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及生产产值,为工厂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63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