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用户击键特征的身份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46287.0 | 申请日: | 2009-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4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傅念东;石继东;侯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微通新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周长琪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用户 击键 特征 身份 识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信息安全领域,提供一种基于用户击键特征的身份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身份识别技术领域,两类技术比较成熟:一是基于智能卡、USBKey或动态密码(OTP)的令牌技术,一种是生物识别技术。
令牌技术是通过特定的软件或硬件与传统的用户名口令方式相结合,构成双因素身份识别系统,能提高身份识别的安全性,虽然发展到现在应用比较成熟,但是存在着成本高,部署困难,用户不易使用等问题,在一些需要低成本,中等安全要求的应用领域,存在着推广的难度。
生物识别技术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面像、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签名、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生物识别技术都存在一些缺陷,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发生改变而造成识别困难,或因技术的发展而产生伪造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用户击键特征的身份识别系统,包括过滤层驱动模块、驱动安全防护模块、数据安全传输模块、安全控件模块、身份识别代理模块、身份识别模块和身份识别数据库模块,各个模块功能如下:
过滤层驱动模块,用以在用户击键时采集用户的击键特征信息,过滤层驱动模块采集用户击键特征信息包括用户击键事件的按键停留时间、相邻按键的间隔时间和击键力度大小。
驱动安全防护模块,用以保证过滤层驱动模块的工作稳定性、硬件兼容性、系统兼容性及自身安全性,同时保证用户击键特征信息采集的安全性、可靠性与可用性;
数据安全传输模块,用以保证用户击键特征信息由过滤层驱动模块到安全控件模块的传输安全性;
安全控件模块,用以保护安全控件程序自身的安全并将过滤层驱动模块采集的用户击键特征信息安全传输到身份识别代理模块;
身份识别代理模块,负责收集和预处理用户击键特征信息,并将预处理的用户击键特征信息安全传输给身份识别模块;
身份识别模块,负责用支持向量机改良算法等处理用户的击键特征信息,得到用户的身份识别数据;
身份识别数据库模块,负责安全存储用户身份识别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基于用户击键特征的身份识别系统提高了系统安全性,保护用户登录系统安全,防止用户共用相同的帐号登录,防止用户名口令失窃后被人轻松登录。
(2)实现了用户名和密码以及击键特征识别的强身份识别。
(3)系统便于部署和实施,能大幅节省用于加强身份识别安全的总体拥有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于用户击键特征的身份识别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现采集用户击键特征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用户击键特征的身份识别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的身份识别系统主要包括过滤层驱动模块201、驱动安全防护模块202、数据安全传输模块203、安全控件模块301、身份识别代理模块401、身份识别模块402和身份识别数据库模块403,其中过滤层驱动模块201采集用户击键信息,用户击键信息包括每个按键上的停留时间、相邻按键的间隔时间和击键力度大小;驱动安全防护模块202用以保证过滤层驱动模块201的工作稳定性、硬件兼容性、系统兼容性及自身安全性,同时保证用户击键特征信息采集的安全性、可靠性与可用性;数据安全传输模块203用以保证用户击键特征信息由过滤层驱动模块201到安全控件模块301的传输安全性;安全控件模块301用以保护安全控件程序自身的安全并将用户击键特征信息安全传输到身份识别代理模块401;身份识别代理模块401负责收集和预处理用户击键特征信息,并将预处理的用户击键特征信息安全传输给身份识别模块402;身份识别模块402负责用支持向量机改良算法等处理用户的击键特征信息,得到用户的身份识别数据,并最后将身份识别数据存储在身份识别数据库模块403中。
所述的用户击键的事件是直接由底层输入设备键盘1输入到整个基于用户击键特征的身份识别系统,键盘1可以是台式机键盘、笔记本键盘、ATM机键盘及手机键盘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微通新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微通新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62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院导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级联型高压变频器的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