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合页型定位环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45005.5 | 申请日: | 200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3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李霁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和飞轮(北京)电气化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2/00 | 分类号: | B61B12/00;B60M1/2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100055 北京市宣武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化铁路 接触 合页 定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化铁路供电装备接触网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合页型定位环。
背景技术
电气化铁路供电装备接触网系统中的腕臂装置中,由水平腕臂、斜腕臂和定位管等部件连接而成。其中,水平腕臂与斜腕臂、斜腕臂与定位管之间要通过定位环零件固定连接。国内使用的抱箍型定位环主要包括套管双耳和定位环等几种连接零件,多为模锻型工艺、采用了两片式结构。零件安装时,要求采用44-56N.m的标准紧固力矩,对四个M12螺栓进行交替紧固,以保证零件在腕臂管上的滑移荷重。该抱箍型定位环对螺栓的紧固次序和力矩等要求极为严格,否则就会影响抱箍与钢管之间的滑移荷重,安装效率较低。为了提高安装速度,对以上的零件进行了改型,修改了零件的外圆弧曲线,增加了零件的强度,增加卡螺栓头用六方槽,增加了抱箍的宽度,并改过去的两片连接结构为合页连接结构。简化现场安装所用的工具,节省了安装时间。国外的抱箍型定位环也有多种型式,典型的德国型式大多为上下抱箍型式,采用铝合金材料,但铝合金材料强度比较低(相对于钢件Q235A)。法国多采用铜合金铸造抱箍型定位环,但存在铸造缺陷,而且成本较高。上述结构的定位环都不是合页结构形式,主要存在问题是:安装复杂,安装时间长,本体宽度尺寸不够大,使定位环与腕臂连接后的滑移技术指标不够高,稳定性差,特别是在电气化铁路系统中,在接触线的工作张力大的情况下,定位环要有较高的滑移技术指标及较高的稳定性能,才能满足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合页型定位环,具有足够的宽度及机械性能,具有合页型结构,能满足电气化铁路系统中定位环与腕臂连接后的滑移指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且可以一件多用,代替套管双耳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合页型定位环,包括抱箍I和抱箍II,抱箍I与抱箍II通过销轴相连接,构成合页结构,抱箍I和抱箍II分别具有半圆形结构部分,抱箍I和抱箍II的半圆形结构部分相对设置,形成圆柱形通道,抱箍I的自由端并排设置有两个正方形通孔,抱箍II的自由端并排设置有两个圆形通孔,抱箍I半圆形结构部分的外侧顶部平行焊接有双耳型连接板,双耳型连接板位于抱箍I自由端一侧,开有正方形通孔,另一侧开有圆形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抱箍I自由端的方形通孔与抱箍II自由端的圆形通孔为一一对应,其中心分别在同一条轴线上。
抱箍I和抱箍II的自由端为长方形,长方形的三个外缘周边模锻成形为具有一定高度的折边,具有增强长方体的刚性的作用。
抱箍I和抱箍II的长方形自由端与中间半圆形结构部分光滑连接的中部设置有一个半圆锥形的凸起,该凸起由模锻加工而成,增强了长方形自由端的刚性。
抱箍I和抱箍II的半圆形中间结构部分的一侧分别固接有两个圆筒和一个圆筒,中间结构部分与该圆筒光滑连接,其接口部分通过焊接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双耳型连接板的方形通孔与圆形的通孔同轴设置。
双耳型连接板为U型结构,由冲压模锻加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环采用合页型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转动灵活、调整方便的特点,能适用于时速250km/h以下普通车速的运行要求,也能满足时速250km/h以上高速客运专线的运行时速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合页型定位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合页型定位环中抱箍I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合页型定位环中抱箍II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合页型定位环中双耳型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合页型定位环中销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双耳型连接板,2.抱箍I,3.抱箍II,4.销轴,5.螺栓组件A,6.螺栓组件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和飞轮(北京)电气化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汉和飞轮(北京)电气化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50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侧柱内置式铁路敞车
- 下一篇:一种轻便三轮车通轴双刹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