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用锆合金管材爆破实验用联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44972.X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0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袁改焕;王德华;李小宁;李恒羽;刘蕾;翁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锆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涂秀清 |
地址: | 72101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用锆 合金 管材 爆破 实验 联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核用锆合金管材爆破实验用的联接头领域,尤其是针对Φ10mm以下锆合金管材爆破实验的联接头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核用锆合金管材爆破实验中经常用到联接头,传统的核用锆合金管材爆破实验用联接头一般主要由连接螺纹、工具夹持平台、焊接平台、内孔及试样管外插平台组成,因焊接时试样管时只能将试样管平置后环焊完成,不仅焊接难度大,而且造成了焊接时间的加延,使试样管长时间处在高温中,加剧了吸气、晶粒长大和产生亚稳定组织的程度,造成试样管的机械性能恶化严重,可能导致爆破实验失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焊接且焊接质量高的核用锆合金管材爆破实验用联接头,减少了试样管与核用锆合金管材爆破实验用联接头的焊接时间,改善试样焊接时氩气保护效果,有效提高了锆合金管材爆破实验的成功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核用锆合金管材爆破实验用联接头由连接螺纹、工具夹持平台、焊接平台、内孔构成,其中焊接平台位于连接螺纹的端面上,内孔为通孔,内孔与试样管的外径相配合,装配时可将试样管插入内孔中;
采用本实用新型制作的核用锆合金管材爆破实验用联接头,焊接方便快捷,有效缩短了焊接时间,保证了焊接质量,加强了焊点的强度防护作用,节约了生产成本,避免了焊接过程中试样管的机械性能恶化,提高了爆破实验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传统的核用锆合金管材爆破实验用联接头的装配剖面图
图2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剖面图
图4图3中C-C左视剖面图
图5图4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焊接平台;2、内孔(2);3.连接螺纹;4.工具夹持平台;5.试样管外插平台;6.过渡段;7.试样管;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传统的核用锆合金管材爆破实验用联接头由焊接平台(1)、内孔(2)、连接螺纹(3)、工具夹持平台(4)、试样管外插平台(5)、过渡段(6)构成,进行爆破试验时,将试样管(7)套在试样管外插平台(5)上,使得试样管(7)的端面接触到焊接平台(1),将试样管(7)与焊接平台(1)连接处采用电弧焊的方法进行焊接,使得试样管(7)固定在传统的核用锆合金管材爆破实验用联接头上,随后进行爆炸试验的后续工作。因焊接平台(1)系传统的核用锆合金管材爆破实验用联接头上的一个环形平面,焊接时须不断转动试验管(7)才能完成整个焊接工作,造成焊接时间延长,使得试样管(7)长时间处在高温中且与空气接触面大,加剧了试样管焊接区域的吸气、晶粒长大和产生亚稳定组织的程度,造成试样管的机械性能恶化严重,导致爆破实验失败。
如附图3、图4、图5所示,与传统的核用锆合金管材爆破实验用联接头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由连接螺纹(3)、内孔(2)、工具夹持平台(4)、焊接平台(1)构成,其中焊接平台(1)是位于连接螺纹(3)的端面上,内孔(2)为通孔,内孔(2)的内径与试样管(7)的外径相配合,进行爆破实验时,可将试样管(7)插入内孔(2)中后伸出,使得试样管(7)的端面高于焊接平台(1)约1mm后进行焊接,焊接时无须转动试验管(7),焊接过程简单快捷,节省了焊接时间,避免试样管(7)长时间处在高温中,且试样管(7)的焊接区与空气接触面小,极大减少了试样管(7)的焊接区域的吸气、晶粒长大和产生亚稳定组织的程度,有效避免了试样管(7)因焊接过程造成的机械性能恶化,提高了爆破实验的成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锆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北锆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49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液相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发光液等量加样系统
- 下一篇:水泥固化体试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