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板玻璃池炉溢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44929.3 | 申请日: | 2009-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5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程秦川;王苍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彩虹电子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5/26 | 分类号: | C03B5/2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2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溢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板玻璃生产领域,涉及一种溢流装置,尤其是一种基板玻璃池炉溢流装置。
背景技术:
基板玻璃池炉溢流装置被广泛应用于玻璃池炉的设计中,该溢流装置的作用是排出玻璃液中上层的脏玻璃和因玻璃液表面挥发形成的富硅层。经过溢流后的玻璃液更适合液晶基板玻璃的生产,因此池炉溢流装置的稳定与否对改善玻璃液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基板玻璃池炉溢流装置的工作方式主要有两种:坎式调节和升降式调节,还有一种封闭式铂金套管电加热的溢流装置。前两种方式中溢流装置的溢流通道2通过内置天然气枪(俗称内火)和辅助外加火头共同加热,使玻璃液达到流动温度,从开放式通道自然流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这两种溢流装置由于结构特点均存在溢流量控制不稳定、不精确,容易发生堵塞(图3),开启、关闭操作不方便等缺点,经常使玻璃生产工艺的稳定性产生波动。还有一种封闭式铂金套管电加热的溢流装置还没有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综合考虑此装置存在成本高及更换难度大等缺点。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各个领域对基本玻璃的质量要求日益严苛,如何实现池炉溢流量的精确稳定控制,对优化池炉工艺提高玻璃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基板玻璃池炉溢流装置,该装置不仅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开放式溢流通道2容易堵塞的缺点,而且能够对溢流量实现控制,并且开启和关闭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基板玻璃池炉溢流装置,包括溢流仓体1和溢流通道2,所述溢流通道2成倒锥形,溢流通道2与溢流仓体1之间设置有调节砖3,溢流通道2内设置有倒锥形调节棒4;调节砖3用于控制进入溢流通道2的玻璃液量,倒锥形调节棒4用于控制流出溢流通道2的玻璃液量。
所述调节砖3和倒锥形调节棒4由机械控制其上下移动。所述调节砖3和倒锥形调节棒4是耐火材料。
本实用新型不存在溢流玻璃堵塞在溢流通道2的情况;提高了溢流控制的稳定性。调节砖3与调节棒均使用耐火材料,一是可以满足高温使用条件(>1400℃)的要求,二是成本相对较铂金低很多,调节砖3与调节棒更换很方便,可以满足使用寿命。调节砖3与调节棒的结合,与传统的结构及控制方式相比,大大提高了控制精度。
附图说明:
图1-1、1-2为现有技术的玻璃池炉溢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1、2-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板玻璃池炉溢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玻璃池炉溢流易发生堵料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4-1、4-2为封闭式铂金套管溢流通道2空间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溢流仓体;2为溢流通道;3为调节砖;4为倒锥形调节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2-1、2-2,一种基板玻璃池炉溢流装置,包括溢流仓体1和溢流通道2,所述溢流通道2成倒锥形,溢流通道2与溢流仓体1之间设置有调节砖3,溢流通道2内设置有倒锥形调节棒4;调节砖3用于控制进入溢流通道2的玻璃液量,倒锥形调节棒4用于控制流出溢流通道2的玻璃液量。所述调节砖3和倒锥形调节棒4由机械控制其上下移动。所述调节砖3和倒锥形调节棒4是耐火材料。
本实用新型将溢流通道2设计为倒锥形,在溢流通道2出口边缘处设计有一块可上下调整的调节砖3。在开启溢流时可向下调整此调节砖3,关闭溢流时可向上调整此调节砖3,也就不存在溢流玻璃堵塞在溢流通道2的情况;在倒锥形溢流通道2正上方处设计有与其配套的倒锥形调节棒4,提高了溢流控制的稳定性。调节砖3与调节棒均使用耐火材料,一是可以满足高温使用条件(>1400℃)的要求,二是成本相对较铂金低很多,调节砖3与调节棒更换很方便,可以满足使用寿命。调节砖3与调节棒的结合,与传统的结构及控制方式相比,大大提高了控制精度。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彩虹电子玻璃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彩虹电子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49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金红石型钛白粉表面包覆的反应器
- 下一篇:注塑机锁模力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