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凹版印刷机的油墨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44876.5 | 申请日: | 200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8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董晓江;吴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1/02 | 分类号: | B41F31/02;B01D35/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4000 陕西省渭南市开发***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凹版 印刷机 油墨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组式凹版印刷机的过滤装置,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凹版印刷机的油墨过滤器。
背景技术
印刷供墨系统是机组式凹版印刷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国内机组式烟包印刷单元的供墨系统,多采用进口过滤器过滤循环油墨的方式。而进口过滤器成本明显偏高,并且,更换过滤器中的滤网很麻烦,要将过滤器上面的油泵拆除掉,才能更换滤网,而且,对在印刷过程中掉入油墨中的纸屑、铁末等杂质无法清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组式凹版印刷机的油墨过滤器,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高成本问题,而且滤网更换简单、方便,同时,还能有效去除在印刷过程中掉入油墨中的纸屑、铁末等杂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凹版印刷机的油墨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和过滤芯,过滤器壳体为桶状结构,其底部设置有进墨口,侧壁上设置有出墨口,过滤器壳体的内部设置所述圆筒形过滤芯,过滤芯将过滤器壳体的内腔分为圆筒形内腔和圆环形外腔,在圆筒形内腔中靠近进墨口处设置有磁铁;过滤器壳体的上端面固定有压盖,压盖与过滤器壳体之间设置有○形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凹版印刷机的油墨过滤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
1.能够有效的去除印刷过程中掉入油墨中的纸屑、铁末等杂质,从而净化油墨,提高印品质量;
2.可以根据印品的要求更换不同密度的过滤芯;
3.过滤芯拆装方便,便于清洗;
4.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凹版印刷机的油墨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锁紧手把,2.“○”形密封圈,3.压盖,4.螺母,5.螺杆,6.过滤芯,7.挡圈,8.垫圈,9磁铁,10.过滤器壳体,11.进墨口,12.出墨口,13.滤芯固定槽,14.滤芯固定槽,15.圆筒形内腔,16.圆环形外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凹版印刷机的油墨过滤器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中,过滤器壳体10为桶状结构,其底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进墨口11,侧壁上设置有出墨口12,进墨口11和出墨口12均为可密封的管螺纹接口,过滤器壳体10的内腔底面上设置有环状的滤芯固定槽13,过滤芯6的下端卡在滤芯固定槽13中,圆筒形的过滤芯6将过滤器壳体10的内腔分为圆筒形内腔15和圆环形外腔16。在过滤器壳体10的上端面设置有压盖3,压盖3通过四个锁紧手把1与过滤器壳体10的上法兰面紧固在一起。压盖3的内端面设置有与过滤器壳体10的内腔底面上的环状滤芯固定槽13相对应的滤芯固定槽14,为保证过滤器壳体10的内腔的密封性,在压盖3的内端面还设置有止口与过滤器壳体10的内圆相匹配,止口与过滤器壳体10的内圆之间设置“○”形密封圈2,在压盖3的内端面还固定一个螺杆5,螺母4将螺杆5与压盖3锁紧,螺杆5的下端靠近进墨口11,端头通过挡圈7和垫圈8固定着磁铁9。
工作时,需要过滤的印刷油墨从进墨口11进入圆筒形内腔15内,油墨中的铁末被磁铁9吸附,经过过滤芯6再进入圆环形外腔16中,经过过滤后的油墨从出墨口12流出进入印刷。需要清理过滤芯6时,松开锁紧手把1,取下压盖3,将过滤芯6取出清理。
本实用新型油墨过滤器是将印刷过程中从墨槽流回墨桶的油墨经过过滤后再次提供给印刷使用,从而实现循环供墨的装置,为机组式印刷单元提供一种加工成本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过滤装置,特别是过滤器滤芯清洗方便,能保证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经过过滤的油墨可以有效的去除杂质并提高印品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48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