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弯式扩频电缆组件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44871.2 | 申请日: | 2009-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5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金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9/00 | 分类号: | H01R9/00;H01R9/05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少文 |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69号***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弯式扩频 电缆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弯式扩频电缆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整机设备小型化发展的需要,弯式电缆组件因为其优越的高度尺寸,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普通弯式电缆组件因为使用频率较低,在现在高频率的发展环境中,受到很大的限制。
目前,市场上有两种弯式电缆组件,第一种结构如图1所示,外导体焊接10在连接器上,内导体为直角过渡9,相比较而言,该种结构使用频率最低。因为该结构采用了很尖锐的直角过渡,信号在直角处反射严重,引起驻波比等性能的恶化,而且在焊接时焊点的大小对驻波比等性能也有相当大的影响,这些因素综合降低了连接器的使用频率。第二种结构如图2所示,内导体弯曲成型的结构,外导体为直角过渡7,内导体圆弧过渡,相对第一种结构,该种结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但是内导体弯曲部分半径较小,而且外导体是尖锐的直角过渡,所以性能还是不太理想,驻波比、插损性能较差,使用频率较低。
在此背景下,急需出现一种高频率的弯式连接组件来解决这个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出一种带有金属弯管连接管的弯式扩频电缆组件,其解决乐现有技术电缆组件使用频率低、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弯式扩频电缆组件,包括连接器、电缆,其特殊之处是:它还包括一个带有圆弧拐角的金属连接管,所述金属连接管套在电缆的外表面上并与连接器固连;所述金属连接管的拐角外侧设置有一个沿轴向分布的缺口。
上述缺口展开后的形状为矩形.
上述缺口的面积占金属连接管的外表面面积的0.5至0.7。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电缆组件提升了弯式电缆组件的使用频率。本实用新型在电缆外侧增加了一个金属连接管,解决了现有弯式电缆组件采用直角过渡的性能不足,提高了使用效率。如:SMA电缆组件、TNC电缆组件、N电缆组件、2.92mm电缆组件等产品传统的使用频率分别为:12.4GHz、11GHz、11GHz、12.4GHz,经过扩频后频率分别可以达到18GHz、18GHz、18GHz、38GHz
2、本实用新型电缆组件因为采用了金属连接管过渡弯管,减少了直角过渡时的对信号的反射,提升了产品的驻波比、插损等性能。
3、本实用新型电缆组件降低了加工难度、节省了材料,本实用新型只需要在连接器壳体上弯曲成型时与带缺口的金属连接管套接即可,和传统结构相比较,节省了零件数量,不需要内导体弯曲、降低了加工难度,安装方便,具有直式电缆组件的驻波比性能,且满足了弯管连接器的小尺寸要求。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现有的两种弯式电缆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与金属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连接器,2-电缆,3-外导体,4-内导体,5-金属连接管,6-缺口,7-外导体直角过渡,8-内导体圆弧过渡,9-内导体直角过渡,10-焊接。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弯式扩频电缆组件,包括连接器、电缆,它还包括一个带有弯度拐角的金属连接管,金属连接管套在电缆的外表面上并与连接器固连;金属连接管的拐角外侧设置有一个沿轴向分布的缺口。缺口展开后的形状为矩形,其面积占金属连接管的外表面面积的0.5至0.7。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个金属弯管,将内导体4、外导体3很巧妙的顺着金属弯管的走势过渡,并且在弯管的外侧设置有缺口,避免了金属弯管弯折时尖角的出现,提升了产品的驻波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金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金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48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更换电能表的绝缘帽
- 下一篇:一种高温塞型控制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