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联合收割机风式升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44352.6 | 申请日: | 200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0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永林 |
主分类号: | A01D61/00 | 分类号: | A01D6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4212 黑龙江省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联合收割机 风式升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运器,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联合收割机风式升运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粮食的收割不容忽视。采用手动收割浪费人力,而且收割效率低;采用普通收割机收割会提高收割效率,但是现有的收割机采用的都是链条式升运器,易绞碎大豆,造成破损率高;上粮时尘土易沉积在底部,也容易造成土花脸豆,使大豆品质低下,难以出售;同时由于上粮链条磨损快,调整不及时易出故障,制造成维修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应用于联合收割机风式升运装置,能够解决链条式升运器容易绞碎大豆造成大豆品质低下、避免土花脸豆难以出售和上粮链条磨损快,易出故障,造成维修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联合收割机风式升运装置,主要由鼓风机、风道构成,鼓风机一端与脱谷轮相连,另一端与风道底部相连,其特征在于轴承座分别安装于机壳的两侧;角带轮安装在传动轴的轴头上,角带与收割机脱谷轮、角带轮配合连接传送动力;风圈分别固定在机壳两侧;风扇叶焊接在风圈之间的套管上,并被套管套在传动轴上;出风口与风道下端相通,风道上端与收割机粮箱相通。
本实用新型操作技术简单,制造成本低,解决链条式升运器容易绞碎大豆,造成大豆品质低下、难以出售、上粮链条磨损快、易出故障、制造成本高等问题,并提高了粮食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应用于联合收割机风式升运装置,主要由鼓风机1、风道7构成,鼓风机1一端与脱谷轮相连,另一端与风道7底部相连;轴承座3分别安装于机壳的两侧;角带轮5安装在传动轴4的轴头上,角带与收割机脱谷轮、角带轮5配合连接传送动力;风圈2分别固定在机壳两侧;风扇叶6焊接在风圈2之间的套管上,并被套管套在传动轴4上;出风口8与风道7下端相通,风道7上端与收割机粮箱相通。
收割机将清选后的大豆传送至风式升运装置,角带传送动力,经鼓风机把进入升运装置的大豆送入粮箱内。由于各收割机结构不一样,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可根据各种不同的车型安装在车体的任意位置。
本实用新型操作技术简单,制造成本低,解决了链条式升运器容易绞碎大豆,造成大豆品质低下、难以出售、上粮链条磨损快、易出故障、制造成本高等缺点,并提高了粮食品质。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作出各种等同变换或变化的技术方案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由各项权利要求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永林,未经杨永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43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双波混合干涉检测超声振动装置
- 下一篇:土石混合介质磨蚀性试验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