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调式沼气厌氧发酵罩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43448.0 | 申请日: | 2009-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7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廖天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民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 |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51215 | 代理人: | 梁田;谭新民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沼气 发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调式沼气厌氧发酵罩。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新能源,各地大力兴建沼气池,现在沼气更作为一个国贷项目进入了千家万户,许多农民得到了真真正正的实惠。可是使用沼气过程中因为沼气池封盖使用一端时间以后,储气室内的物料会被逐渐板结,既会影响池内的物料充分发酵,又会使池内生成的沼气不宜从出气口送出。因此需要对沼气池进行清理。但是因清理沼气池而中毒死亡的事件却时有发生。水压式沼气池,是我国推广最早、数量最多的池型,其缺点在于:1)由于气压反复变化,而且一般在4-16千帕(即40-160厘米水柱)压力之间变化,这对池体强度和灯具、灶具燃烧效率的稳定与提高都有不利的影响;2)由于没有搅拌装置,池内浮渣容易结壳,又难于破碎,所以发酵原料的利用率不高,池容产气率(即每立方米池容积一昼夜的产气量)偏低,一般产气率每天仅为0.15米3/米3左右;3)由于活动盖直径不能加大,对发酵原料以秸秆为主的沼气池来说,大出料工作比较困难。玻璃钢沼气池的缺点在于:成本高、运输不便、安装困难、清池换料不便、容易漏气。软体沼气袋虽然成本低、运输方便、建池快、密封性好,但存在下料不方便、清池困难、容易损坏袋体的缺点。解决沼气池出料问题迫在眉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调式沼气厌氧发酵罩,采用水密封原理,解决了现有沼气池密封不好、容易漏气、下料、清池难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自调式沼气厌氧发酵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底边环向为中空结构。
所述中空结构设有一开口。
所述罩体上部设有注水口,该注水口通过管连接开口与中空结构相通。
所述罩体底边焊接尼龙绳,并且尼龙绳被包被于罩体底边内穿孔挂在池体挂钩上。
所述罩体上部环向设有挂扣。
所述中空结构为弹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水密封原理如下:
罩体底边焊接尼龙绳被包被于底边内,然后挂在池体壁上的挂钩上。将水从注水口注入,水通过管流入中空结构内,在罩体底边环向形成水柱,将池体密封。罩体上部环向设有挂扣,通过绳子与池口面固定。此时池体与罩体之间形成了一个发酵容器,罩体底边水柱液面高于料液液面。当池体内气压超过压强,料液液面降低,而水压间液面升高,当料液液面降低到罩体底边水柱最低位置时,罩体内部与大气相通,实现自动排气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水密封原理,可以实现沼气池自动调压放气,避免漏气、重开盖子和池体涨暴等安全隐患;
(2)本实用新型中罩体底边焊接尼龙绳,上部设有挂扣,可以将罩体底边与池体内壁、罩体上部与池口面固定,避免罩体与池体摩擦,延长罩体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中,在完全密封的沼气发酵容器内发酵更快、更彻底,产气稳定,不易结壳,清池时将罩体底边与池体分离,再将挂扣与池口面脱离,取下罩体,整个沼气池完全暴露出来,避免清池时发生气体中毒,同时清池更加快捷方便;
(4)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大中型沼气工程及农村户用;
(5)本实用新型重量轻、可折叠、运输方便,便于安装拆卸和维修;
(6)本实用新型使用不受严寒季节、地域气候影响;
(7)本实用新型能简化沼气管理,提高产气率,降低建池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相对应的部件名称:1-罩体;2-中空结构;3-开口;4-注水口;5-挂钩;6-挂扣;7-料液液面;8-水压间液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自调式沼气厌氧发酵罩,包括罩体1,所述罩体1底边环向为中空结构2。
所述中空结构2设有一开口3。
所述罩体1上部设有注水口4,该注水口4通过管连接开口3与中空结构2相通。
所述罩体1底边焊接尼龙绳,并且尼龙绳被包被于罩体1底边内穿孔挂在池体挂钩5上。
所述罩体1上部环向设有挂扣6。
所述中空结构2为弹性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民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民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34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