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水晶磨床加工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43367.0 | 申请日: | 2009-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9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唐颖;黄凤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4B9/16 | 分类号: | B24B9/16 |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舒启龙 |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水晶 磨床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抛光设备,特别是用于水晶粗磨、细磨以及抛光、由微电脑控制的磨床磨盘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水晶加工过程通常分为3个步骤,第一步是粗磨,第二步是精磨,第三步是抛光,每一步使用的磨盘也各不相同,即粗磨使用粗磨盘、精磨使用精磨盘、抛光使用抛光盘。水晶胚胎经过不同磨盘预设程序的打磨,最后形成了光亮剔透的水晶成品。
为了提高水晶生产效率,通用的控制算法是直接把磨盘升到需打磨深度处再延迟一段时间,但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有如下的问题:
1、因水晶质地比较脆,磨盘直接顶上去,容易发生水晶被压破裂;
2、随着加工水晶个体越来越大,打磨面也增加,直接顶上去加速磨盘损伤;
3、有些磨盘驱动三相电机功率较低,容易发生电机堵转,损坏磨盘和电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水晶被压破裂、延长磨盘寿命的改进水晶磨床加工装置。
本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的水晶磨床加工装置,包括,磨盘,磨盘旋转驱动电机,微电脑控制系统,水晶换行控制步进电机以及水晶换面控制步进电机;还具有磨盘升降控制步进电机;
所述微电脑控制系统组成为:
传感器:设置在磨盘邻近位置处,传感器信号通过光耦隔离电路输出至单片机I/O口;
单片机:接收传感器信号,综合磨盘转速以及待打磨水晶面深度因素,确定磨盘上升速度并输出相应控制信号至磨盘升降控制步进电机。
还具有由显示器、键盘以及控制板组成的控制台;所述单片机通过485通信接口与控制台连接。
上述单片机型号为LPC2138;还具有型号为ULN2003的扩展主控制芯片。
还具有两路电压供电电源:由KA5L0380R、隔离变压器以及反馈网络形成隔离的两路电压输出,+5V一路给所述微电脑控制系统供电,+24V一路给外部接口供电。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新型的主要思路是:磨盘边上升边打磨水晶,磨盘上升到指定位置,面打磨完成。磨盘的上升速度综合了磨盘类型、磨盘新旧、磨盘转速、水晶面深度、水晶面大小等因素。
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水晶面加工质量提高、磨盘使用寿命延长
加工过程中,结合磨盘类型、磨盘新旧、磨盘转速以及水晶面深度和水晶面大小等因素来确定适宜的磨盘上升速度,因此,避免了加工过程中水晶面破裂的问题,同时,降低了磨盘的老化程度。
2、通过上升边打磨水晶方式解决了大面水晶抛光的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磨盘打磨水晶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自动控制系统(含微电脑控制系统)框图;
图3-1是本新型主控芯片LPC2138电路(含485通信接口/数据存储);
图3-2是本新型传感器隔离输入和三相电机隔开输出接口电路;
图3-3是本新型控制台电路图(LCD显示接口/485通信接口/键盘/数据存储/实时时钟);
图4是本新型控制台的界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示出,本新型包括磨盘1,磨盘旋转驱动电机2,微电脑控制系统,水晶换行控制步进电机以及水晶换面控制步进电机;还具有磨盘升降控制步进电机3;
微电脑控制系统组成为:
传感器:设置在磨盘1邻近位置处,传感器信号通过光耦隔离电路输出至单片机I/O口;
单片机:接收传感器信号,综合磨盘转速以及待打磨水晶面深度因素,确定磨盘上升速度并输出相应控制信号至磨盘升降控制步进电机(参见图2)。
参见图3,利用KA5L0380R、隔离变压器、反馈网络形成隔离的两路电压输出,+5V一路给系统供电,+24V一路给外部接口供电,减少外部环境对系统的干扰。采用LPC2138作为主控芯片,系统分成四个接口:1、传感器输入接口,通过光耦隔离,传感器信号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状态进行逻辑控制;2、强电输出接口,通过ULN2003扩展主控制芯片的驱动能力后驱动继电器,由继电器带动接触器,控制三相电机的运转;3、步进电机输出口,主控芯片的I/O通过光耦隔离后,直接驱动步进电机驱动器;4、485通信接口,通过通信接口,主控准确获取用户参数/控制命令等,从而完成控制任务。
工作程序:
1、参数设置:包括行参数、面参数和系统参数;
2、参数保存入控制台,启动时发送给主控;
3、控制台上启动加工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33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