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体流动方向切换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42413.5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9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孙鸿;胡晓兵;孙毓湖;王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机电一体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吴彦峰 |
地址: | 64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流动 方向 切换 控制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流体流动方向切换控制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中用于流体流动方向控制的机构通常称为换向阀,当需要供给回路与回流回路的流动方向进行切换控制时,一般采用两位四通阀,这种阀可实现集中控制、操作也方便,市场上有多种规格可选购。但只适合小口径管路的控制回路使用。对于内径在15mm、20mm甚至更大时,目前则多采用6阀组合方式实现,通过6个阀的不同开与关的组合,实现供给回路与回流回路流动方向的切换控制。缺点在于不易实现集中控制、操作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15mm、20mm或更大口径、且操作方便、易于实现集中控制的流体流动方向切换控制机构以弥补现有技术之不足。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体流动方向切换控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切换体,底座内有4个通孔;切换体内有4个盲孔,每2个盲孔之间有通孔连接;设置有芯轴穿过底座和切换体;底座和切换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切换体通过操纵机构实现转动;在切换体上有压紧装置。
所述的一种流体流动方向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操纵机构为连杆转动装置,连杆转动装置包括拉杆和摇臂,摇臂设置在切换体端面上,摇臂和拉杆通过铰链连接。
所述的一种流体流动方向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压紧装置包括气缸和活塞杆,活塞杆由气缸驱动,能实现对切换体的压紧和放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拉动连杆转动装置使切换体在两个回转极限位置上,即可实现流体流动方向切换控制。本实用新型既具有市售两位四通阀能集中控制、操作方便的优点,又具有适应大口径流体回路工作的能力。当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工作频次不高的环境时,可如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进行手动切换操作,先通过控制气路开关对气缸进行夹紧或松开操作,然后再完成流体流动方向切换操作;当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工作频次高或对自动化控制有要求时,可将本实用新型所述拉杆构件与气缸的控制通过控制气路的逻辑设计,或拉杆构件与电磁铁连接,夹紧气缸与两位三通电磁阀连接实现更集中的控制或实现自动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切换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转动限位结构示意图。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流体流动方向切换控制的装置,包括底座1和切换体2,底座1内有4个通孔3、4、5、6;切换体内有4个盲孔7、8、9、10,盲孔7和8之间有通孔11连接;盲孔9和10之间有通孔12连接;设置有芯轴13穿过底座1和切 换体2;底座1和切换体2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22;操纵机构为连杆转动装置,连杆转动装置包括拉杆14和摇臂15,摇臂15设置在切换体2的端面上,摇臂15和拉杆14通过铰链连接。压紧装置包括气缸16和活塞杆17。
初始状态:
底座1和切换体2紧紧贴合,其中通孔3和盲孔7位置配合,通孔4和盲孔8位置配合,通孔5和盲孔9位置配合,通孔6和盲孔10位置配合,且每个通孔和盲孔之间有密封垫圈22。
此时气缸16处于压紧状态,活塞杆17顶端装有压紧螺钉18,螺钉18顶部为球形凸面,与芯轴13顶端的球形凹面配合,用以消除两轴形位误差影响。活塞杆17外伸施压于芯轴13,由于芯轴13的头部和切换体2的轴孔的凹台19配合,所以这个压力就压迫在切换体2上,迫使切换体2和底座1紧紧地贴合在一起,再加上密封垫圈22的作用,就保证了通道内流体不会泄漏。
进气通道:进入的流体从通孔3进入,通过盲孔7、通孔11和盲孔8从通孔4流出。
回气通道:回流的气体从通孔5进入,通过盲孔9、通孔12和盲孔10从通孔6流出。
当需要改变流体的进气和回气方向时,先释放气缸16的活塞杆17,使切换体2不再受压,同时推动拉杆14,并通过铰链带动摇臂15使切换体2围绕着芯轴13转动90度,转动到位后:通孔3和盲孔8位置配合,通孔4和盲孔9位置配合,通孔5和盲孔10位置配合,通孔6和盲孔7位置配合。
再使活塞杆17处于压紧状态。
进气通道:进入的流体从通孔3进入,通过盲孔8、通孔11和盲孔7从通孔6流出。
回气通道:回流的气体从通孔5进入,通过盲孔10、通孔12和盲孔9从通孔4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机电一体化研究所,未经宜宾机电一体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24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限压功能的换向阀
- 下一篇:吊扇用的吊钟与饰环的结合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