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型松木桩加锚杆的基坑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41632.1 | 申请日: | 200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7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宝弟;童万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标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80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苑新民 |
地址: | 31802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松木 桩加锚杆 基坑 支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门型松木桩加锚杆的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由于结构和功能的需要,一般均设一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在3~5米左右,沿海地区属软弱地质,基坑支护一般采用土钉墙支护,土钉墙支护技术是80年代发展起来用于土体开挖和边坡稳定的一种挡土结构,由于其具有造价低、施工快等优势,在东南沿海地区得以广泛应用。由于沿海地区特别是近海区域土质极差,采用传统的土钉墙支护容易造成滑移失稳,造成基坑坍塌事故,近几年来,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开展松木桩加锚杆复式土钉墙支护技术研究,利用松木桩优良的抗弯和抗剪性能,采用松木桩与土钉墙联合使用,充分发挥松木桩和土钉墙各自力学优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门型松木桩加锚杆的基坑支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门型松木桩加锚杆的基坑支护结构,在建筑的基坑斜坡面设置有混凝土面层,在基坑斜坡面上与地平面成5~15°的夹角、上下及左右间隔80~120cm设置有支护用土钉,在基坑斜坡面的下端垂直并向下设置有二排松木桩,每排松木桩中相邻的松木桩之间间隔20~40cm,二排松木桩之间间隔80~110cm,在松木桩的上端面向下设置有围住松木桩上部的冠梁,冠梁的上端面与基坑底面的距离为60~120cm。
上述的二排松木桩之间设置有一排以上的垂直锚杆,所述的冠梁围住松木桩及垂直锚杆的上部
上述的松木桩与锚杆及混凝土面层为一体式结构。
上述的冠梁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土钉是钢筋加水泥注浆或钢管注浆形成的柱体。
上述的土钉与地平面的的夹角为10°,土钉的上下及左右间隔100cm,每排相邻的松木桩之间间隔33.33cm,二排松木桩之间间隔90cm,冠梁的上端面与基坑底面的距离为70~80cm。
上述的松木桩是松木,松木桩的高度≤600cm,松木桩的小头直径10~15cm。
上述的基坑深度为3~5m。
本实用新型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方面与其他支护方法相比,具有如下特点和优点:
1、基坑支护可与土体开挖流水施工,并可随开挖随支护,基本不占用施工工期。
2、分层分段施工,充分发挥土体的自稳定作用,可在开挖后及时进行土体封闭,使边坡位移和变形得到约束限制。
3、松木富含松脂,防腐能力良好,门型松且木桩结构受力合理,能最大限度发挥松木桩抗剪和抗弯性能。
4、施工工艺简单,施工过程安全可靠,土钉的制作与成孔简单易行,松木桩施打只需利用挖土机边挖边打即可,另外可以根据现场监测的变形数据和特殊情况,及时进行设计变更。
5、松木桩和锚杆取材容易、造价低使得该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在成本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
6、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适用于沿海软土地区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3~5m的基坑支护工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冠梁、松木桩及锚杆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冠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参见图1-3:
门型松木桩加锚杆的基坑支护结构,在建筑的基坑斜坡面101设置有混凝土面层,在基坑斜坡面101上与地平面成10°的夹角、上下及左右间隔100cm设置有支护用土钉20,在基坑斜坡面101的下端垂直并向下设置有二排松木桩,每排松木桩中相邻的松木桩之间间隔33.33cm,二排松木桩之间间隔90cm,在松木桩30的上端面向下设置有围住松木桩上部的冠梁,冠梁的上端面与基坑底面102的距离h为75cm,上述的二排松木桩30之间设置有一排以上的垂直锚杆40,所述的冠梁31围住松木桩30及垂直锚杆40的上部,上述的松木桩30与锚杆40及混凝土面层为一体式结构,上述的冠梁31和土钉20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柱体,所述的锚杆40是钢筋加水泥注浆或钢管注浆形成的柱体,上述的松木桩30是松木,松木桩30的高度为600cm,松木桩30的小头直径为12cm,上述的基坑10的深度H为5m,冠梁31中锚杆40、松木桩30、固定松木桩30的钢筋箍311、钢筋网312及混凝土313的结构及位置关系参见图2和图3,施工时,在基坑10的上表面外围还有用水泥砂浆或混凝土预制的与基坑斜坡面101连为一体的排水沟104和地面103,图1中单点划线所示为土质的理论滑移面及滑移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标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标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16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串联固相萃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制药用高效提取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