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插芯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41478.8 | 申请日: | 200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7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炳炎;沈小平;张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233 江苏省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光纤连接或光纤与光器件之间连接的光纤连接器上的插芯。
背景技术
在进行光纤之间的连接或者光纤与光器件之间的连接时,如何保证光轴的高精度对接非常重要,在光轴对接中使用的部件为光纤插芯,其为光连接器上的重要部件,现有技术中插芯大多是以氧化锆陶瓷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的。氧化锆陶瓷的被大量使用主要是因为,作为原材料其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在陶瓷材料中具有高韧性不易破损的优点。陶瓷插芯的制作由毛坯制作和精密机械加工两部份组成。其中,毛坯制作是将特殊处理过的高纯二氧化锆粉末原料,造粒后在专用的模具中注射成型,然后经高温烧结而成。然后再精密研磨加工,以达到亚微米级的加工精度。上述制作工艺复杂,成品率低,从而使其在降低成本和大批量生产方面受到限制。尤其在光纤插芯的小型化、多芯化和异型化的发展方面,更受到很大制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制作简便、灵活且精度较高的插芯。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纤插芯,其具有用于置入光纤以进行光轴对接的孔,所述的插芯由金属材料电铸而成。
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进一步的实施中,所述的金属材料为镍,由于镍耐腐蚀性较好,在空气中不易氧化,价格低且电镀工艺比较成熟。
所述插芯孔的形状与电镀用芯棒的形状相同,从而可根据使用的需要制作各类异型光纤插芯。
所述的插芯孔径与外径的精度为微米级。
所述的插芯分为单模插芯和多模插芯两种。
所述的单模插芯的孔径精度误差在0.07um以下、外径精度误差范围在±0.5um之间。
所述的多模插芯的孔径误差在0.3um以下、外径精度误差范围在±1.0um之间。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光纤插芯采用金属电铸而成,与传统的氧化锆陶瓷插芯相比,制作简便,灵活,精度较高,成本较低,可大批量生产,而且特别适合制作各类异型光纤插芯。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光纤对接原理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电镀原理图;
其中:1、套管;2、插芯;3、光纤;10、金属镍;20、不锈钢芯线;30、镀层;50、电铸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光纤对接示意图,其包括套管1、设置在套管1内的两插芯2,插芯2中心具有孔,同时,两插芯2之间保留一定的间隙,当进行光纤连接时,将光纤3分别插入插芯2的孔中进行对接即可。
本实用新型插芯采用金属电铸而成,所谓的电铸是把预先按所需形状制成的原模作为阴极,用电铸材料作为阳极,一同放入与阳极材料相同的金属盐溶液中,通以直流电。在电解作用下,原模表面逐渐沉积出金属电铸层,达到所需的厚度后从溶液中取出,将电铸层与原模分离,便获得与原模形状相对应的金属复制件。本实施例中插芯采用镍电铸而成,如图2所示,其中,标记为10为金属镍;20为不锈钢芯线;30为镍镀层即是金属镍插芯毛坯;50为盛装在电镀槽中的电铸液。具体制作过程如下:将已经过表面光滑度加工过后SUS不锈钢芯线连接到阴极,金属镍联接到电源阳极,常规镀镍均采用可溶性阳极,采用钛篮作为阳极,内装镍球,然后进行电镀金属镍(厚度可达0.7~3.0mm),电铸完后进行切断,再去除中心部的SUS芯线,形成插芯毛坯,最后按照所需的尺寸及形状对金属镍插芯毛坯进行后期成品加工,包括对外径进行粗研磨;将两端面进行研磨;端面加工;同轴度加工;外径圆柱精加工;去屑;清洗;对插芯的几何参数及精度进行检测等。
采用电铸而成的插芯,其内表面光滑如镜,无需再做内表面光滑度加工。而且,SUS不锈纲芯线的粗细可任意选择,通过对电流、电压,通电时间长短的调节可控制插芯的厚度。芯体的形状随中心部的芯线的形状改变而改变。因此,即便是各种异型构造的芯体也将很容易地被制作出来。
本实用新型插芯尺寸精度、外径精度、孔的同心度等可达到微米级的加工精度。而且因不同的加工精度分成单模光纤插芯和多模光纤插芯两种。两种插芯的加工精度要求如下表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14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嵌入装饰物的手机塑胶保护套
- 下一篇:防雷LED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