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囊缓释药片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40938.5 | 申请日: | 2009-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4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朱鸿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汉河药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9/22 | 分类号: | A61K9/22;A61K9/28;A61K31/4745;A61P1/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10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囊缓释 药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囊缓释药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具有微囊结构的口服缓释药片,属于制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不断地提高,人类在防病治病的医疗技术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药物制剂方面已由原来的普通制剂向速效、长效、缓释的方向发展,由原来的溶蚀型、骨架型向着长时间缓释型发展。
缓释制剂亦称为长效制剂或延效制剂,是在规定的环境中,通过适当的制剂,延长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从而达到延长药物作用的一类制剂。缓释制剂可减少给药次数,保持平稳而有效的血药浓度,降低药品对肠胃道的不良反应,从而进一步提高疗效。对常见肝病等一些慢性病,需经常用药和治疗指数窄的药物来说,缓释制剂既克服了服药次数多的麻烦,也解决了给药量不能长时间持续稳定,能避免药物剂量过大或不均匀带来的副作用。原有的制剂药片结构在药物的迅速起效与长效配合方面的表现往往差强人意,这成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服药感受方面的瓶颈,兼顾迅速起效与长时间维持药效的双重效果是今后医药制剂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囊缓释药片,使该药片中所含的药物在迅速起效的同时还能够持续均匀释放,长时间维持一定血药浓度,进一步提高治疗的综合效果与病人用药感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囊缓释药片,它包括复合磷酸酯酶原料药层及包覆其外的药片包衣,其还在复合磷酸酯酶原料药层内部置有缓释微囊芯层。
上述的微囊缓释药片,其缓释微囊芯层由混合药芯及包覆其外的内肠溶薄膜衣组成,混合药芯由复合磷酸酯酶及包填其中的缓释微囊构成。
上述的微囊缓释药片,其药片包衣包括内外两层,内层为外肠溶薄膜衣,外层为糖衣。
上述的微囊缓释药片,其药片包衣为胶囊壳。
上述的微囊缓释药片,其药片的形状,可以是球形、椭圆形、短圆柱形或两端面为曲面的短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的缓释微囊芯层是将混合包囊液B滴入壳聚糖包囊液A中,形成1mm左右直径的小囊;经固化、过滤、成型风干后加适量复合磷酸酯酶原料药混合后压片形成。其中,壳聚糖包囊液A是由氯化钙10g、壳聚糖2g、冰醋酸10ml水浴溶解后,用2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4.5制成;混合包囊液B是海藻酸钠溶液加入到复合磷酸酯酶糊中,搅拌均匀,使每50ml溶液中含1g复合磷酸酯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缓释微囊药片具有如下优点:第一,利用缓释微囊,能减少用医药次数,药力效果均匀,安全性高,可以长时间维持一定血药浓度;第二,微囊外层包覆复合磷酸酯酶原料药,保证药物在小肠内迅速吸收,以迅速达到治疗血药浓度;第三,包覆肠溶衣是避免药物被胃酸破坏,保持酶活性;第四,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便于推广使用。经过优化的药片结构可以达到在迅速起效的同时,持续均匀释放药物,长时间维持一定血药浓度,进一步提高治疗的综合效果与病人用药感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囊缓释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所示,一种微囊缓释药片,它包括复合磷酸酯酶原料药层2和药片包衣3,在其复合磷酸酯酶原料药层2内部置有缓释微囊芯层1,缓释微囊芯层1由混合药芯11及包覆其外的内肠溶薄膜衣12组成,混合药芯11由复合磷酸酯酶原料药及包填其中的缓释微囊13构成;药片包衣3包括内外两层,内层为外肠溶薄膜衣31,外层为糖衣32,该药片的形状为球形,也可以为椭圆形、短圆柱形或两端面为曲面的短圆柱形。
本实施例中的缓释微囊13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1、壳聚糖包囊液A的配置:
取氯化钙10g、壳聚糖2g、冰醋酸10ml加蒸馏水1000ml水浴70℃溶解,完全溶解,约需5小时,然后用2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4.5,即得壳聚糖包囊液A。
2、混合包囊液B的配置:
取海藻酸钠12g,加蒸馏水1000ml,水浴70℃溶解,完全溶解,约需6小时,然后放置过夜,滤去不溶物;取复合磷酸酯酶研细过100目筛,与蒸馏水调成均匀糊状,复合磷酸酯酶与蒸馏水的比例为1∶7;等量递增将过滤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加入到复合磷酸酯酶糊中,搅拌均匀,使每50ml溶液中含1g复合磷酸酯酶,即为混合包囊液B。
3、微囊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汉河药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汉河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09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