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触器吸力线圈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40097.8 | 申请日: | 200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2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褚俊杰;齐新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沂源县鲁村煤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44 | 分类号: | H01H50/4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56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器 吸力 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触器吸力线圈,属于控制电气领域,尤其是矿井环境下使用的接触器配件领域。
背景技术
采掘井下用的电气设备大量用到接触器。目前在接触器工作过程中,因接触器频繁动作,且工作环境恶劣,接触器吸力线圈的漆包线经常烧坏。常用的维修方式是更换整个吸力线圈,造成维修成本较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耐用,更换方便的接触器吸力线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接触器吸力线圈,包括漆包线和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由缠筒和扼线端组成,缠筒两端设置扼线端,漆包线缠绕在两个扼线端之间。
在使用时,根据不同型号的接触器,选择相应的骨架,在骨架上缠绕相应的圈数的漆包线。当经过长时期使用后,漆包线可以取下,重新缠绕。
作为优化方案,所述的缠筒由6-16只支柱均匀分布在圆周上组成。方便缠绕。
本实用新型接触器吸力线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绕制简单,经久耐用,可以有效降低材料消耗,降低日常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视图,
其中:1、骨架 2、漆包线 3、扼线端 4、缠筒 5、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骨架1由缠筒4和扼线端3组成。缠筒4两端设置扼线端3。漆包线2缠绕在两个扼线端3之间。
漆包线2的缠绕方向和匝数根据具体的具体接触器的数据计算得知。
实施例2:
如图3、图4所示,缠筒4由6-16只支柱5均匀分布在圆周上组成,两端设置扼线端3。
本实用新型中提及的缠绕漆包线、接触器规格和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的数据计算,均为普通现有技术,为本行业技术人员所掌握。
工作原理及过程:
在使用时,根据不同型号的接触器,选择相应的骨架,在骨架上缠绕相应的圈数的漆包线组成接触器吸力线圈。当经过长时期使用后,漆包线可以取下,重新缠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沂源县鲁村煤矿有限公司,未经沂源县鲁村煤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00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壳体及其电池
- 下一篇:用于铁路系统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真空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