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杀菌保健毛巾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39439.4 | 申请日: | 200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3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孙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27/08 | 分类号: | D03D27/08;D03D15/0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王纪辰 |
地址: | 261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杀菌 保健 毛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毛巾。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毛巾功能都比较单一,仅仅用于清洁肌肤,而且家人常常共用一条毛巾,如果其中一人感染病菌,就会通过毛巾交叉传染给家人,并且毛巾一般是悬挂在墙上,暴露在空气中,这样就使得空气中的细菌附着在毛巾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杀菌消毒的杀菌保健毛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杀菌保健毛巾,由毛经、地经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毛经包括相互缠绕在一起的铜离子纤维和长绒棉,而铜离子纤维可以采用铜离子彩涤功能纤维,以提高产品的质量效果。
所述毛经、地经和纬纱的表面包覆有染料颗粒。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杀菌保健毛巾,由毛经、地经和纬纱交织而成,毛经包括相互缠绕在一起的铜离子纤维和长绒棉;毛巾中的铜离子纤维可以有效杀灭细菌,从而起到保健的作用,并且制成的毛巾毛羽少,光泽度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毛巾;2-铜离子纤维;3-长绒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杀菌保健毛巾1,由毛经、地经和纬纱交织而成,毛经包括相互缠绕在一起的铜离子纤维2和长绒棉3。
毛经、地经和纬纱的表面包覆有染料颗粒。
如将铜离子纤维与长绒棉混纺制造成毛巾,具体包括步骤:
1、开清棉工序:将铜离子纤维和长绒棉经过混合后,用开棉机进行开松和除杂。
2、梳棉工序:将制成的棉卷或棉层喂入梳棉机进行细致彻底的分梳,使束纤维分离成单纤维状态,并使纤维部分伸直,继续清除残留在棉层中的杂质和疵点,利用梳棉机使纤维间进行充分混合,制成梳棉生条。
3、并条工序:对梳棉生条进行并条处理,采用预并和三道混合,包括:
(1)并合:将6~8根梳棉生条并合喂入预并条机,制成一根棉条,梳棉生条的重量不匀率为4.0±0.1%,经过并合后熟条的重量不匀率降到1%以下;
(2)牵伸:棉条抽长拉细到原来的程度;
(3)混合:用反复并合的方法进一步实现单纤维的混合,保证棉条的混棉成分均匀,稳定成纱质量;
(4)成条:将并条机制成的棉条圈放在棉条筒内,以便于搬运存放,供下道工序使用。
4、粗纱工序:将棉条喂入粗纱机抽长拉细5~12倍,并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
5、细纱工序:将粗纱喂入细纱机均匀的拉长抽细,并将纺成的细纱卷绕在筒管上,作成管纱。
6络筒工序:将细纱管纱通过电子清纱器清除部分疵点,卷绕成筒纱。
7、整经工序:将筒纱均匀的缠绕到分批经轴上。
8、化浆工序:毛经浆使用淀粉13.5kg,“SLMO-08”2kg,“LMA-98”2kg,糊化温度90℃。地经浆使用淀粉50kg,K-2000A30kg,“SLMO-08”2kg,“LMA-98”3kg,糊化温度90℃。
9、浆纱工序:使用浆纱机浆纱,设定车速80米/分,压力10千牛,回潮8%,将分批轴均匀的缠绕到织造经轴上。
10、织造工序:使用织机织造,在420转/分的车速下,设定毛经张力180牛,地经张力4300牛,织造毛高1.33cm。
11、煮漂工序:用溢流染色机将450kg坯布放入4500L水中,加入5ml/L的火碱、2.7ml/L双氧水稳定剂、8ml/L的双氧水,在温度为95℃的条件下,循环50min,以达到去除棉纱杂质及浆料的目的,提高坯布的白度,毛效,以便于提高染料的上染率。
12、脱氧工序:在溢流机中用浓度为1g/L柠檬酸在50℃的条件下循环15分钟使溶液PH值呈中性,然后用浓度为0.12ml/L脱氧酶溶液在40℃条件下循环20分钟以达到脱氧目的。
13、酵洗工序:先加入0.5g/L柠檬酸使溶液呈弱酸性(PH值在4.5-5.5之间),然后加入1.1g/L的纤维素酶在50℃条件下循环30分钟,以减少毛经纱线的毛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94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气织机的双辅气包装置
- 下一篇:丝饼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