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双腔支气管导管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8966.3 | 申请日: | 200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2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清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6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支气管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双腔支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在支气管水平将两侧肺通气径路分隔开的麻醉技术谓之肺隔离(separation of the two lungs)。胸科手术麻醉时可出现以下问题:①气管、支气管和肺的手术一般都在患侧向上的侧卧体位下进行。患侧开胸后,因胸腔负压消失造成的肺萎陷和手术操作对肺的提拉与挤压,使患侧肺中积存的分泌物或血液引流到该侧肺的支气管和气管隆突部,重力因素使分泌物和血液流入健侧支气管,引起健侧肺感染扩散和血块堵塞。②麻醉期间使用肌肉松弛药后行机械间歇正压通气,基本克服了反常呼吸和纵膈摆动的生理紊乱。但在支气管手术时需将患侧支气管开放,局部漏气使正压通气无法进行。③电视引导下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手术时要求术侧肺必须萎陷才能进行观察和操作。上述情况下只有进行两侧肺隔离才能使健侧肺免受患侧肺的污染;当患侧肺和支气管开放时仍能保证对健侧肺的有效通气;仅对健侧肺通气能使患侧肺萎陷,从而提供清晰的术野,极大地促进了手术(特别是胸腔镜手术)的顺利进行;还可根据病情需要对两侧肺行不同方式通气。
目前胸科麻醉行肺隔离所使用的器具多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而双腔支气管导管只有在支气管内就位准确,才能起到上述作用。如何快速准确的将双腔支气管导管在支气管内就位,是关键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快速准确的在支气管内就位的一种新型双腔支气管导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气管通气管、支气管通气管、双腔导管、导管接头和导管套囊,气管通气管和支气管通气管与双腔导管相通,双腔导管的一端接有导管接头,双腔导管上设置有导管套囊;双腔导管为45mm,导管套囊为15mm,双腔导管的尖端为平面尖端。
将现有的双腔导管缩短为45mm、导管套囊缩短为15mm,有利于双腔导管在支气管内就位。双腔导管的尖端为平面尖端,可增大双腔导管安全移动范围,也有利于双腔导管在支气管内就位。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双腔支气管导管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快速准确的将双腔导管在支气管内就位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麻醉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等医疗领域,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一种新型双腔支气管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管通气管,2、支气管通气管,3、双腔导管,4、导管接头,5、导管套囊,6、平面尖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双腔支气管导管,其结构包括气管通气管1、支气管通气管2、双腔导管3、导管接头4和导管套囊5,气管通气管1和支气管通气管2与双腔导管3相通,双腔导管3的一端接有导管接头4,双腔导管3上设置有导管套囊5;双腔导管3为45mm,导管套囊5为15mm,双腔导管3的尖端为平面尖端6。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双腔支气管导管其加工制作非常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清,未经李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89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锁型铁路器件箱盖锁鼻
- 下一篇:35kV等级电力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