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水装置的驱动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38760.0 | 申请日: | 2009-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8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杨宇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誉燕;廖岳威 |
| 主分类号: | A47L13/58 | 分类号: | A47L13/58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国平 |
| 地址: | 52842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水 装置 驱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水装置,尤其是一种家庭用脱把桶用的、脱水装置的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国专利ZL200720310847.5,发明创造名称:脱水装置,它包括传动单元,传动单元的齿条的往复移动,带动传动单元工作,齿条不耐磨损,易脱轨,造成损坏。存在问题是:结构复杂,磨损严重,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水装置的驱动机构,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脱水装置的驱动机构,它包括驱动部件、底座和内桶的轴,驱动部件与底座枢接,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驱动部件由操作部和驱动部构成,驱动部上有若干齿;还包括一行星轮系,所述行星轮系由传动齿轮、行星轮和太阳轮构成;内桶的轴通过一单向轴承与太阳轮固定连接;驱动部与传动齿轮啮合。
所述的一种脱水装置的驱动机构,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驱动部上的齿位于一弧形平面上;
所述传动齿轮为一下开口的圆筒体,圆筒体的径向外表面上有外齿、内表面上有内齿;驱动部的弧形平面上的齿与外齿啮合,内齿与行星轮啮合。
所述的一种脱水装置的驱动机构,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驱动部上有锥台形面,齿位于锥台形面上;
所述传动齿轮为一下开口的柱锥台筒体,柱锥台筒体的锥台形面上有外齿、圆柱形内表面上有内齿;驱动部的锥台形面上的齿与锥台形面的外齿啮合,圆柱形内表面上的内齿与行星轮啮合。
所述的一种脱水装置的驱动机构,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行星轮呈类“凸”字形,行星轮具有沿轴线设置的上齿轮和下齿轮;上齿轮与传动齿轮的内齿啮合,下齿轮与太阳轮啮合。
所述的一种脱水装置的驱动机构,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一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驱动装置的轴上,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与驱动部件配合。
本实用新型一种脱水装置的驱动机构,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驱动部件的驱动部沿弧形往复移动,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驱动行星轮,行星轮驱动太阳轮,经行星轮增速,太阳轮快速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齿条往复沿直线移动,齿条脱轨带来的缺陷。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传动齿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脱水装置的驱动机构,它包括底座1、驱动部件2、内桶3和内桶的轴4,底座1上有一支架11,驱动部件2与支架11枢接;驱动部件2与底座1枢接,所述驱动部件2由操作部21和驱动部22构成,驱动部22上有若干齿;
还包括一行星轮系5,所述行星轮系5由传动齿轮51、行星轮52和太阳轮53构成;行星轮52通过行星轮支架7枢接在底座11上,内桶的轴4穿过行星轮支架7、太阳轮53,内桶的轴4的端部与底座11枢接。行星轮52可以使用一个,三个或四个以上。
内桶的轴4通过一单向轴承6与太阳轮53固定连接;驱动部22与传动齿轮51啮合。
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部22上有锥台形面,齿位于锥台形面上;
如图3所示,所述传动齿轮51为一下开口的柱锥台筒体,柱锥台筒体的锥台形面上有外齿511、圆柱形内表面上有内齿512;
驱动部22的锥台形面上的齿与锥台形面的外齿511啮合,圆柱形内表面上的内齿512与行星轮52啮合。行星轮52、太阳轮53位于传动齿轮51内,这样可以防止水淋湿行星轮52、太阳轮53。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这样的实现:所述驱动部22上的齿位于一弧形平面上;
所述传动齿轮51为一下开口的圆筒体,圆筒体的径向外表面上有外齿511、内表面上有内齿512;
驱动部22的弧形平面上的齿与外齿511啮合,内齿512与行星轮52啮合。
如图2所示,所述行星轮52呈类“凸”字形,行星轮52具有沿轴线设置的上齿轮521和下齿轮522;上齿轮521与传动齿轮51的内齿512啮合,下齿轮522与太阳轮53啮合。
还包括一复位弹簧8,复位弹簧8套在驱动部件2的轴23上,一端固定在底座1的支架11上、另一端与驱动部件2连接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誉燕;廖岳威,未经王誉燕;廖岳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87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抛光机
- 下一篇:一种洗涤、脱水桶的驱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