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咪头冶具真空吸附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8496.0 | 申请日: | 200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8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谭永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永福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1500 海南省万***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咪头冶具 真空 吸附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焊接技术,尤其涉及在自动化焊接中使用的一种咪头冶具真空吸附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咪头焊接主要采用的是人工焊接技术,其一般焊接程序为:工人将需要焊接的咪头摆放在治具确定的位置,之后启动焊接机,治具由咪头摆放工位移动至焊接工位。在移动的过程中,已经确定好位置的咪头发生二次位移。从而导致焊接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焊接不到的现象。
鉴于以上弊端,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咪头冶具真空吸附系统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的缺陷和不足,为社会提供一种咪头冶具真空吸附系统,它能解决在焊接咪头的过程中咪头发生二次移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咪头冶具真空吸附系统,其包括真空发生器、冶具及堵头,冶具内设有主流道和分支流道,其中,所述主流道沿横向上的中心线与分支流道沿纵向上的中心线大致垂直,所述真空发生器、冶具内设的主流道和分支流道、堵头一起组成密闭循环 系统。
所述主流道一端连接至真空发生器,另一端用堵头密封。
所述咪头冶具真空吸附系统还包括连接主流道的弯头、气管和直通导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启真空发生器后,主流道内、分支流道都形成真空,利用真空将咪头吸附紧固,避免冶具从摆放工位移动至焊接工位时咪头发生移位的现象;当焊接结束后,关闭真空发生器,咪头可以顺利取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咪头冶具真空吸附系统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咪头冶具真空吸附系统之一主流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请参考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咪头冶具真空吸附系统100,其包括真空发生器10、冶具20及堵头30,冶具20内设有主流道21和分支流道22,其中,所述真空发生器10、冶具20内设的主流道21和分支流道22、堵头30一起组成密闭循环系统。
真空发生器10就是利用正压气源产生负压的一种新型、高效、清洁的小型真空元器件,可使得在有压缩空气的地方,或在一个气动系统中同时需要正负压的地方获得负压变得十分容易和方便。真空发生器10可与吸盘配合广泛应用各种物料的吸附,搬运,尤其适合于吸附易碎、细小、非金属材料或球型物体。
冶具20简单说就是在焊接生产线上使用的一种辅助性生产设备,又称“夹 具”。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冶具可分为第一冶具201和第二冶具202两个部分,其大体都为长方体状,内设有贯穿两端的截面大致呈圆形的主流道21。第一冶具、第二冶具(201,202)的一端面都自外表面向内延伸至主流道分布有若干分支流道22,所述主流道21的中心线与分支流道22的中心线大致垂直。第一冶具、第二冶具(201,202)相邻的两端用气管40与弯头50连接在一起,余下的两端中有一个周堵头30堵上主流道21,另一端用一直通导管60连接至真空发生器10,这样,所述的真空发生器10、冶具20内设的主流道21和分支流道22、堵头30一起组成了密闭循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一种咪头冶具真空吸附系统是这样工作的:将咪头70摆放在冶具的分支流道22的出口处,由于冶具20内设计有主流道21和分支流道22,因此,主流道21和分支流道22便将各咪头70连通。此时,咪头70、真空发生器10、堵头30、弯头50、气管40、直通导管60、主流道21、分支流道22组成一个密闭循环系统。开启真空发生器10,冶具20内部便形成真空状态。在外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咪头70便被吸附在治具20上了,以便保证在焊接工艺中,咪头70不发生第二次移位。当关闭真空发生器10时,治具20内的真空消失,内外的大气压恢复一致,咪头70便可方便的取出。
本实用新型一种咪头冶具真空吸附系统,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永福,未经谭永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84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绝缘层用组合物
- 下一篇:纳米微粒功能墨水的喷墨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