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燃气灶头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238181.6 | 申请日: | 2009-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7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廖正房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正房 |
| 主分类号: | F24C3/08 | 分类号: | F24C3/08;F24C3/12;F24C3/10;F23D14/02;F23D14/4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燃气 灶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灶头。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燃烧器,常用的有天燃气灶和煤气灶,无论是使用煤气还是天燃气,其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都是采用点火装置将从火嘴出来的天燃气或者煤气点燃,但是现有技术的燃气灶头存在以下缺点:
(1)没有安全保护措施,如果发生有水漏下浇灭火或者其他原因使得火熄灭时,进气管道中的燃气还是源源不断的喷出,很容易发生火灾、中毒事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2)现有技术的燃气灶头节能效果差,大部分结构采用双气管大气流燃烧,燃烧不充分,虽然也在不断地改进,但是节能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安全的燃气灶头。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节能燃气灶头,包括喷火头、点火装置、进气管和燃气室,进气管与燃气室连通,喷火头通过火嘴连接在燃气室上方,所述火嘴上设置有用于燃气和二次空气预先混合、形成雾状气体的孔,所述燃气灶头上还设置二次助燃装置和熄火断气装置,
所述二次助燃装置设置在燃气室上,与燃气室连通,二次助燃装置上设置有用于燃气和空气混合的孔,所述二次助燃装置的火嘴为毛细孔;
所述熄火断气装置固定在支架上,熄火断气装置上设置有感应器,其感应头正对喷火头,熄火断气装置另一端与进气管的阀门连接并控制阀门的开与关;
所述燃气室采用铝的高化碳合物材料制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头具有以下优点:
(1)节能效果好,可省气45~60%:燃气室将燃气中的部分液体气化为辛烷值高的气体,从二次助燃装置中的火嘴喷出,提高燃气的燃烧率;另外将现有技术的双气管大气流燃烧改为单管喷气预混雾化燃烧,使得燃烧完全充分;
(2)增设二次助燃装置,火力叠加,升温快,热效高;
(3)设置熄火断气装置,杜绝安全隐患,更加安全;
(4)适合各种燃气,天然气、管道煤气、液化气等;
(5)采用铝的高化碳合物材料制作气室,一方面铝散热快,另一方面提高燃气的燃烧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头的主视图;
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头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头的左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中二次助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火嘴I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节能燃气灶头,包括支架3、喷火头1、点火装置5、熄火断气装置7、进气管4、二次助燃装置6和燃气室2,喷火头1、点火装置5、熄火断气装置7连接在支架3上,喷火头1上设置若干孔101,进气管4与燃气室2连通向燃气室输入燃气,喷火头1通过火嘴I 8连接在燃气室2上方,火嘴I 8(图5)上设置有用于燃气和二次空气预先混合、形成雾状气体的孔9,点火装置5点火时,将从火嘴I 8里喷出的煤气或天然气等燃气点燃,点火装置5可以采用选脉冲点火器或者电子点火器,点火装置采用弹簧10固定在支架上;
二次助燃装置6设置在燃气室2上,与燃气室连通,二次助燃装置(图4所示)包括火嘴II 602和导气管601,导气管601与火嘴II 602连接,导气管601出气口位置与点火装置点火位置相对应,火嘴II 602的气嘴603为毛细孔,其直径可以为0.20丝米,在火嘴上还设置有用于燃气和空气混合的孔9,将燃气、煤气和空气充分混合,实现充分燃烧的作用;
熄火断气装置7固定在支架3上,熄火断气装置7上设置有感应器,其感应头正对喷火头,熄火断气装置另一端与进气管的阀门连接并控制阀门的开与关(图中未显示);其中熄火断气装置7上的感应器可以采用温度传感器或者电磁传感器或者电子传感器;
燃气室2采用铝、稀土、铬混合成的高化碳合物材料制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头的工作过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正房,未经廖正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81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炉电源线易收藏结构
- 下一篇:导气管组装式便携卡式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