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琼胶快速凝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7874.3 | 申请日: | 200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4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思东;蔡鹰;黄家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3/00 | 分类号: | B01J13/00 |
代理公司: | 湛江市三强专利事务所 44203 | 代理人: | 庞爱英 |
地址: | 52408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凝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琼胶快速凝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琼胶生产中,加热提取出的琼胶液一般是放置在托盘或胶液槽里让其自然冷却凝胶,然后手工分切、推条。也有部分企业使用不同类型的凝胶机进行冷却凝胶、推条。第一种方法的不足是占用的场地较大,需要大量放置胶液的设施设备,投入大,凝胶所需时间长,生产效率低,最不利的是车间的卫生控制在实际生产中存在较大难度,长时间开放式放置自然冷却凝胶和手工操作会造成微生物污染,使产品质量下降甚至不合格;使用常见的几种凝胶机主要不足是所得凝胶外形不理想,主要用于生产粉状产品,不利于生产条状产品,而且大多数凝胶机是全部或部分开放工作的,微生物污染问题也不同程度的存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琼胶快速凝胶装置,针对现有生产技术上的不足,根据琼胶凝胶特性,提供一种卫生、快速凝胶,同时又适合用于生产粉状产品,也适合用于生产条状产品的快速凝胶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脚架、箱体、凝胶槽、加压输液管、切割器,箱体设置在脚架上,箱体分隔成水池,凝胶槽设置在水池内,其下端突出箱体底部外,切割器设置在凝胶槽底部的下方,加压输液管连接在凝胶槽的上端。
所述水池一侧的下端设置进水口,操作面一侧的上端设置出水口。
所述凝胶槽的下端设置成无底,内设置一排不锈钢薄刀片,在外设置一活动的密封底盖。
所述加压输液管通过阀门与凝胶槽连接。
所述凝胶槽由导热性良好的不锈钢薄片构成。
所述切割器由不锈钢钢丝和支架构成,可在支架道轨上前后水平移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全封闭式水冷凝胶,凝胶时间短,生产效率高,防止微生物污染,产品质量保证。2、设备简单、占用场地少,投入小,易于操作,可生产条状或粉状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A--A剖面图。
图中,1脚架 2箱体 3.凝胶槽 4水池 5加压输液管 6切割器 7不锈钢刀片 8进水口 9密封底盖 10出水口 11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琼胶快速凝胶装置,包括脚架1、箱体2、凝胶槽3、加压输液管5、切割器6,箱体2设置在脚架1上,箱体2分隔成4个体积相同的水池4,凝胶槽3设置在水池4内,凝胶槽的下端突出箱体底部外,切割器6设置在凝胶槽的底部下方,加压输液管5连接在凝胶槽的上端。
所述水池4一侧的下端设置进水口8,操作面一侧的上端设置出水口10,便于冷热水交换,使胶液快速冷却凝胶。
所述凝胶槽3的下端设置成无底,内设置一排不锈钢薄刀片7,在外设置一活动的密封底盖9。
所述加压输液管5通过阀门11与凝胶槽3连接。
所述凝胶槽3由导热性良好的不锈钢薄片构成。
所述切割器5由不锈钢钢丝和支架构成,可在支架道轨上前后水平移动。
实施时,向水池持续供、排水,进行热交换以达到冷却胶液凝胶的目的;将凝胶槽底部密封底盖关闭,打开第一组凝胶槽的阀门,加压输液管向凝胶槽注入胶液,当注满时关闭这组阀门停止注液,开始下一组凝胶槽的胶液注液,这样依次将各组凝胶槽注满胶液;第一组凝胶槽的胶液凝胶后,打开凝胶槽的密封底盖和阀门,加压输液管向凝胶槽注入胶液,利用注入胶液的液压将凝胶从装置有刀片的凝胶槽底部缓慢推出进行切条(简称推条),在凝胶还有少量没有被推出时即停止输液,利用还剩余的凝胶将胶液堵在凝胶槽内进行下一次凝胶,同时接着开始下一组凝胶槽的注入胶液推条工作,这样逐组轮流循环操作。推条时,可根据生产粉状或条状产品的要求,操作箱体底部下设置的切割器进行凝胶切割分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78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一体移液控制阀
- 下一篇:槽车泵吸入口排液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