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工程洗车槽水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37681.8 | 申请日: | 200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7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谢永生;吴健;陶聿君;张明德;陈伟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40;B01D21/02;C02F103/44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 44216 | 代理人: | 刘润愚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工程 洗车 水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工程洗车槽水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车辆进出频繁,车辆产生较多的灰尘油污,现工程项目中的洗车采用自来水系统洗车槽清洗车辆灰尘和油污,清洗过车辆的废水直接排入排水系统。该方法存在两个问题:1、浪费水资源。2、油污直接排入排水系统,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可实现水循环并能去除油污的洗车槽系统,该系统制作简单,操作简单,并能实现标准化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应用于工程洗车槽水循环装置,其特点在于包括:
用于截油污和分流油污的双层截油污装置,该截油污装置采用双层塑料薄技材料制成,其中间为空;
用于分别过滤粗颗粒、中颗粒、细颗粒和特细颗粒的过滤及自滑动装置,该过滤及自滑动装置采用可滑动的四层过滤铁丝网,其通过铁丝箍与所述截油污装置相连接固定;
用于产生浮力、使其中的水流改变位置的浮力系统,该浮力系统采用至少两根两端密封的PVC管,该PVC管的直径为6米,该PVC管直接穿过过滤及自滑动装置中预留的孔洞进行安装;
用于产生重力、使过滤及自滑动装置可到达最底层的沉淀装置,该沉淀装置为直径为1cm的圆钢,直接与过滤及自滑动装置连接。
其中上述截油污装置的尺寸为:长度为150cm,宽度为40cm,高度为2.5cm;上述过滤及自滑动装置的可滑动范围为16~28cm。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过程及步骤如下:
(一)根据工程的规模设置洗车槽水循环装置,并分别设置蓄水池、沉淀池和油污池;
(二)该工程洗车槽水循环装置直接安放在洗车槽中,车辆通过洗车槽后,采用高压水泵冲洗,冲洗过车的水先集中流入洗车槽蓄水池中,待蓄水池水位达到开放排泄水位后,开放蓄水池的水,让水流通过洗车槽水循环装置,达到除油净化水的目的。
(三)净化后的水流入高压泵抽水池,通过高压泵冲洗车辆,达到循环利用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双层截油污装置、过滤及自滑动装置等相结合组成车槽度水处理和循环的结构,车辆通过洗车槽后,采用高压水泵冲洗,冲洗过车的水先集中流入洗车槽蓄水池中,待蓄水池水位达到开放排泄水位后,开放蓄水池的水,让水流通过洗车槽水循环装置,达到除油净化水的目的。而净化后的水流入高压泵抽水池,通过高压泵冲洗车辆,达到循环利用水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面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纵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工程洗车槽水循环装置,包括:
用于截油污和分流油污的双层截油污装置1,该截油污装置采用双层塑料薄技材料制成,其中间为空;
用于分别过滤粗颗粒、中颗粒、细颗粒和特细颗粒的过滤及自滑动装置2,该过滤及自滑动装置2采用可滑动的四层过滤铁丝网,其通过铁丝箍与所述截油污装置相连接固定;
用于产生浮力、使其中的水流改变位置的浮力系统3,该浮力系统采用至少两根两端密封的PVC管,该PVC管的直径为6米,该PVC管直接穿过过滤及自滑动装置中预留的孔洞进行安装;
用于产生重力、使过滤及自滑动装置可到达最底层的沉淀装置4,该沉淀装置为直径为1cm的圆钢,直接与过滤及自滑动装置连接。
其中,上述截油污装置的尺寸为:长度为150cm,宽度为40cm,高度为2.5cm;上述过滤及自滑动装置的可滑动范围为16~28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未经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76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簇绒地毯用堆高机
- 下一篇:一种电动绞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