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曲毫炒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37482.7 | 申请日: | 2009-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6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冯成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蓝威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曲毫炒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曲毫炒干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茶叶炒干的电磁曲毫炒干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适应不同品种茶叶的制茶工艺要求,生产茶叶的机械种类越来越多。茶叶的生产过程包括杀青、揉捻、整形、炒干等工序,曲毫类茶叶的炒干是曲毫类茶叶制作的一道重要工序,茶叶经过炒干、整形后蒸发了一部份水分,使茶叶香气清纯,并且初步形成了茶叶的形状。现有曲毫类茶叶的炒干机通常有烧煤、烧柴、燃气以及普通的电热管式炒干机,由于烧煤、烧柴、燃气炒干机在燃烧过程火焰大小难以控制,造成炒干机锅部的温度不均匀,致使茶叶在炒干的过程中出现不均匀的缺陷,成品茶叶的品质较差,而且耗费的源料较大、工作效率低下,增加了生产成本,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对工作场所造成较大的污染,不利于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现有普通电热管式曲毫类茶叶的炒干机利用电热管发热,热量通过空气传到盛装茶叶的茶锅底部进行加热,在传送热量的过程中流失了大量的热能,热能利用率低,工作效率低下,加大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能利用率高、可定时工作、清洁环保的电磁曲毫炒干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曲毫炒干机,包括装有机壳的机架及装于机架上的变速箱、茶锅,茶锅内通过活动穿过茶锅的转轴连接有翻铲,该转轴与固定于机壳上的轴承活动连接,变速箱上设有皮带轮,该皮带轮通过同步带与装于机架内的电机连接,所述茶锅下方设有固定于机架上的碗状电磁线圈,茶锅下部位于该电磁线圈内,机架内安装有通过线路与电磁线圈联接的机芯。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机架上固定安装有与茶锅下部外表面接触的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通过线路与固定于机壳上的温控继电器联接。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机壳上安装有通过线路与装于机架内的机芯相联接的时间继电器。在机架内安装有组成电源控制装置的交流接触器,该交流接触器通过线路与固定于机壳上的电源开关联接。为了更好的排气散热,在机架上的电磁线圈的下方及机架的背面均安装有固定于机架上的散热风扇。
本实用新型利用电磁发热,当电磁线圈通入电流时会产生磁场,磁场中的磁力线通过茶锅底部时即产生涡流,使茶锅本身自行快速发热,并且茶锅底部发热均匀,由于是茶锅本身发热,因此,不存在热量在传送过程中流失的问题,热能的利用率高,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更加均匀的对茶叶进行炒干,使成品茶的品质更好,质量更高;另外,由于是通过磁场产生涡流使茶锅发热,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物,有效保持了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利于环保;由于还设置有温控器及时间继电器,可使设备在设定的温度区间内运行,实现自动恒温工作的目的,还可对设备预先设定运行的时间,当设备的运行时间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后则自动停止运行,有效延长了使用寿命,防止了当茶叶已经加工好而设备继续运行从而导致浪费能源的情况,节省了电能,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机壳后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去掉机壳后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蓝威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蓝威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74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