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泡茶杯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7452.6 | 申请日: | 200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3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丘旭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丘旭雄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泡茶叶或泡咖啡的泡茶杯。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泡茶的茶杯,其结构大都为子杯、母杯结构,所谓子杯、母杯,即是在作为母杯的外杯内再套接一个作为子杯的内杯。内杯直径小于外杯,其可嵌合在外杯上部,在内杯的底面中央设有圆孔,滤网呈凸状位于内杯内,在内杯滤网下方的圆孔上设置有止水球,止水球的直径大于圆孔以封闭圆孔,钢线或杠杆通过内杯上端的凹槽延伸至内杯的外侧,钢线或杠杆的另一端则连接于止水球上。在茶叶冲泡完毕后,按动按钮,才能将泡好的茶水放入母杯中,这种茶杯的缺点是:由于要有子杯、母杯,其成本高,结构复杂,使用非常不便。同时,由于在子杯中泡茶,所以泡茶量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省去子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泡茶量多的泡茶杯。
技术方案:一种泡茶杯,包括杯架,杯座,杯芯,杯盖,其特殊之处是:所述杯芯活动套设在杯架内,在杯芯底设一通孔,在通孔下端设有控制通孔开闭的阀体,在杯芯底通孔上面还设有一过滤网。
所述阀体一端与杯芯底一边连接,另一端与杯架底一边连接。在所述阀体的一侧还设有一弹性塑胶体。所述杯架上还设有手柄。所述杯座还包括一分体座垫。
本实用新型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省去了子杯,其成本低,结构简单,泡茶量多。所述杯芯活动套设在杯架内,按动杯芯向一侧移动,杯芯底上的通孔与控制通孔开闭的阀体移位,茶水从通孔流出装在其他容器中。由于在所述阀体的一侧还设有一弹性塑胶体,弹性作用又将阀体复位,闭合通孔。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层杯架,内层杯芯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阀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阀体与杯芯底的通孔闭合时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阀体与杯芯底的通孔打开时示意图。
图中:1杯架,2杯座,3杯芯,4杯盖,5通孔,6阀体,7过滤网,8弹性塑胶体,9手柄,10座垫,11杯芯底一边,12杯架底一边,13杯盖凸件。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5,泡茶杯包括杯架1,杯座2,杯芯3,杯盖4。杯架1与杯座2连成一体,杯盖4的杯盖凸件13与杯芯3口一侧活接。杯架1具有内腔,杯芯3活动套设在杯架1内,杯芯3可以在杯架1内转动。杯架1上还设有手柄9。
见图2,在杯芯3底设一通孔5,为茶水出口。见图1,在杯芯2底通孔5上面还设有一过滤网7。在杯芯中放入茶叶泡茶,过滤网起到阻隔茶叶进入通孔流出的作用。
见图3、4,在通孔5下端设有控制通孔开闭的阀体6,阀体6一端与杯芯底一边11连接,阀体6另一端与杯架底一边12连接。在所述阀体6的一侧还设有一弹性塑胶体8。阀体与弹性塑胶体为硅胶。在图4状态时,阀体6与杯芯3底的通孔5闭合,茶水不会流出。当旋转杯芯3时,通孔5移位,茶水从通孔流出。由于旋转杯芯时阀体挤压弹性塑胶体8,由于弹性作用,杯芯复位,这时,阀体与杯芯底的通孔闭合。见图1,为使杯底清洁,在杯座2下设一分体座垫10。即座垫与杯座非固定连接,是可以分开的。
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按下杯盖凸件13,打开杯盖4,放入茶叶、开水,泡好后,手握手柄9将泡茶杯底部置于其他容器上,向左搬动杯盖上的杯盖凸件,杯芯旋转定位,茶水从泡茶杯底部流入其他容器中。然后,搬动杯盖凸件,杯芯复位,通孔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丘旭雄,未经丘旭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74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线路板菲林装载交置架
- 下一篇:一种展示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