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拉条或可滑动旋转并碰撞变形的玩具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36988.6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2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邱良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骅威玩具工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H13/20 | 分类号: | A63H13/2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杨家睦 |
地址: | 5158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拉条 滑动 旋转 碰撞 变形 玩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特别是一种旋转玩具。
背景技术
旋转玩具是一种深受人们的喜爱的传统玩具,深受小朋友们的欢迎。现有的旋转玩具一般是通过对主体结构或推动主体旋转的发射器结构的改进,以期延长玩具旋转的时间和提高玩具旋转的速度,但无论是主体结构或发生器结构的改进,均只是对转速和持久性的改进,无法改变玩法和玩具的动态形象,造成其吸引力逐渐减弱,使玩家慢慢失去玩耍的兴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转动时壳体能向外打开的一种用拉条或可滑动旋转并碰撞变形的玩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解决该技术问题:
一种旋转玩具,包括上、下壳体,下壳体内置带动玩具本体旋转的飞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由两相互独立并可向外舒展或向内合拢的壳片构成,每一壳片通过枢接轴枢接于下壳体上并可绕枢接位转动,枢接轴外套驱动壳片向外舒展的扭簧;所述下壳体的空腔内设有面盖、弹性控制件以及伸缩台,所述面盖上开设有供伸缩台伸出或缩回的开口,弹性控制件设于面盖及伸缩台之间,其连接端与弹性件连接,与连接端对应的侧端形成供外力推动以压缩或松开弹性件的按压端,按压端贯穿于下壳体侧壁外表面;弹性控制件上还设有在上壳体合拢时压住两壳片的枢接端的开合控制件,以及用于控制伸缩台弹出或缩回的卡扣件,卡扣件与设于伸缩台上的倾斜导轨活动连接并可沿导轨滑动,伸缩台底面连接一弹性件。
所述伸缩台上设有在弹出时卡住面盖开口边沿的卡凸。
所述上下壳体交接处外套接一增加游戏趣味性的辅助圈。
所述辅助圈上设有与弹出控制件的按压端联动的联动开关,联动开关一端凸出于辅助圈外。
所述辅助圈外表面设有与联动开关具有相同凸起高度的防御凸块。
所述辅助圈内设有LED灯,LED灯通过摆动开关与电源连接。
所述飞轮上轴接一用于驱动其旋转的齿轮,齿轮由齿条推动转动,齿条通过下壳体上的通孔进入壳体内并与齿轮啮合。
所述下壳体底部设有在外力转动下能快速转动的滑轮,滑轮与飞轮同轴连接。
所述伸缩台上设有增加游戏趣味性的玩具公仔或玩具球。
本实用新型的上壳体可由弹性控制件控制向外舒展或向内合拢,弹性控制件的按压端收外力撞击后控制上壳体向外展开,同时驱动伸缩台由下壳体内弹出,伸缩台可摆放造型各异的玩具公仔或玩具小球,从而大大的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在传统玩具上增加新的亮点,使传统玩具重新焕发生机,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齿条时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下壳体的结构拆分图;
图5是下壳体的结构分解图;
图6是弹性控制件的结构放大图;
图7是辅助圈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的玩具陀螺,包括壳体1,壳体1由上壳体11及下壳体12构成,上、下壳体11、12通过可拆分开的方式连接固定。如图4,上壳体11由两相互独立并可向外舒展或向内合拢的壳片构成,壳片与下壳体12的连接端设有枢接孔110,下壳体12对应于枢接孔110设置承接孔120,枢接轴2穿过枢接孔110及承接孔120将上下壳体连接固定,枢接轴2外套一在上壳体11合拢时受压缩的扭簧3,扭簧3在外压力消失时推动上壳体11的两壳片向外舒展以使下壳体12内腔外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骅威玩具工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骅威玩具工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69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