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澄清处理清渣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6817.3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8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劲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冈佳特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26 | 分类号: | C22B3/26;C22B3/02;B01D11/04;B01D17/028;B01D21/02;C22B34/2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16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澄清 处理 清渣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钽铌湿法冶炼的后期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钽铌湿法冶炼后有机溶剂负载的澄清处理清渣器。
背景技术
在钽铌湿法冶炼中,我们通常用溶剂萃取法去除杂质,使用的萃取设备为二相逆流箱式萃取槽,二相是指有机相和水相,使用的有机溶剂为仲辛醇,简称有机,水相是指酸性溶液。钽铌湿法冶炼过程采用的矿浆萃取,其产出的负载有机中多少夹带部分水相及矿渣,如不及时清除,会对后序工序的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也有在负载有机出口处加一简单澄清槽定期排放水相和矿渣的做法,但操作复杂,效率低下,澄清效果不佳,在放渣和水相时,产品负载有机也随之而出,造成返回使用不便。
因此,需要一种操作简便、效率高、澄清效果好的澄清处理清渣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效率高、澄清效果好的澄清处理清渣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一种澄清处理清渣器,包括器壁和形成底部的底板,所述的澄清处理清渣器内设置有隔板,所述的隔板与所述的底板之间具有间距。
在有限的澄清器空间里,通过隔板的迂回,增长负载有机澄清路径;同时隔板的存在,使渣、水与负载有机分离后及时沉降。
作为本实用新型澄清处理清渣器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间距不小于50毫米。间距不小于50毫米,使得渣、水与负载有机分离后的沉降更充分,分离效果更佳。
作为本实用新型澄清处理清渣器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澄清处理清渣器的底部为锥形,所述的底板与器壁形成大于90度的倾角。作为本实用新型澄清处理清渣器的更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倾角大于105度。
澄清器成锥形是为了便于渣、水的排出;渣、水的回用可采用泵输送的方式返回调酸槽,减少手工操作。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澄清处理清渣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A-A截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加容易理解,下面将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澄清处理清渣器100,与矿浆萃取槽200连接,包括器壁110、形成底部120的底板122、负载有机的进口140、负载有机的出口150和渣水排出口160,所述的澄清处理清渣器100内设置有隔板130,所述的隔板130与所述的底板122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的间距不小于50毫米;所述的澄清处理清渣器100的底部120为锥形,所述的底板122与器壁110形成大于105度的倾角。
在有限的澄清器空间里,通过隔板的迂回,增长负载有机澄清路径;同时隔板的存在,使渣、水与负载有机分离后及时沉降。间距不小于50毫米,使得渣、水与负载有机分离后的沉降更充分,分离效果更佳。澄清器成锥形是为了便于渣、水的排出;渣、水的回用可采用泵输送的方式返回调酸槽,减少手工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澄清处理清渣器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的底板与器壁可以形成大于90度的倾角,使底部成锥形。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冈佳特金属有限公司,未经佛冈佳特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68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