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蓄电池组综合测控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6774.9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0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徐玉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玉凤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张文雄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蓄电池 综合 测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蓄电池组综合测控的装置,适用于直流系统蓄电池组故障检测。属于直流系统的检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蓄电池组作为直流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为电力、通讯等系统广泛应用。目前,国内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大都采用了蓄电池组做为直流电源的后备电源。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在线运行的直流系统蓄电池组至少有几十万套。
目前,大量使用的铅酸阀控电池的日常维护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段:
1、定期核容放电
对蓄电池的主要维护手段是每隔1-2年对蓄电池进行核容放电。核容放电一般以10小时放电率进行放电,如100Ah蓄电池,放电电流=100A.h/10.h=10A,以10A恒流放电。该方法虽然能发现落后电池并作相应处理。但由于该核容放电间隔1-2年才做一次,无法及时对蓄电池作出准确判断,因此,造成有些在核容后不久就失效的电池无法被及时发现,等下次核容时,该蓄电池早就不行了,给蓄电池组的正常运行留下长时间安全隐患。
2、定期检测蓄电池端电压
该方法曾应用在蓄电池端电压在线测试设备,实时监测蓄电池端电压,但该方法存在如下缺点:一方面是因为产品性能参数不齐,运行一段时间后,蓄电池端电压测量值偏差很大,根本不能作为参考;另一方面是因为有的在线检测设备自身工作电流过大,消耗了大部分蓄电池的浮充电流,使蓄电池得不到浮充电流的补充。因此,该类在线电压检测设备现在基本上被用户弃用。
现在一般是采用人工巡视变电站,要求逐一测量电池端电压并作记录,对电压异常的要通知检修人员及时处理,由于存在人为因素,而且一般企业又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容易造成某些不负责任的巡视人员不认真测量每节电池电压,而是凭空捏造数据,造成测量状态不准确,经常漏检故障蓄电池。
3、大电流放电,测量蓄电池内阻
现在市场上许多便携式内阻测试仪,其测量原理大多如下:对单个蓄电池短时大电流放电,测量蓄电池端电压的变化ΔV及放电电流I,依照公式R=ΔV/I计算该电池的内阻,通过多次测量,对照前后的变化,判断该内阻的大小,判断电池的优劣。
该方法测量蓄电池内阻快捷,也较准确,但由于与接线,试验人员等个体差异,导致前后数据出入较大,以此内阻的变化判断蓄电池的好坏,关联性不够,常常出现误判。
还有一种是,整组蓄电池大电流放在线测量蓄电池内阻方法:首先,将蓄电池从直流母线断开,再投入大电流放电电阻,测量每个蓄电池端电压的变化值ΔV1…ΔVn,及放电电流I,可求出电池i的内阻Ri=ΔV1/I。
该方法虽然能克服人为因素和每次接线的差别,测得的内阻参数,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但该方法要在蓄电池回路接入开关,增加了蓄电池供电的不可靠因素;另外要经常断开蓄电池,违背了直流系统不能断开蓄电池运行的管理规定,反而增加了系统运行的风险!
总的来说,现有蓄电池的检修维护方法,不但费时、费力,实际效果有限,而且事后的检测办法,即要等蓄电池出现问题后,才能检测出该故障电池,不能提前发现落后电池,并阻止蓄电池的恶化。
需要说明的是,长期运行的蓄电池,由于制造工艺的差异,其自放电等特性是很难完全一致,而现在的充电机是对蓄电池组整体补充充电,一般是三个月进行一次均充电后,长期运行在浮充状态,这种充电模式必定会造成有的电池过充电,而有的电池则欠充电。众所周知,蓄电池长期过、欠充电,都会对蓄电池的容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大大降低蓄电池的容量和使用寿命,是蓄电池达不到生产企业标准使用年限的主要原因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用蓄电池组综合测控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达到:
用蓄电池组综合测控的装置,由主机和多个相同结构测控单元构成,其结构特点是:
1)主机包括主控电路、浮充电流测量电路、母线电压测量电路、充电模块电路、放电模块电路、液晶显示和键盘输入电路,主控电路各有一个I/O端口分别与浮充电流测量电路、母线电压测量电路、充电模块电路、放电模块电路、液晶显示和键盘输入电路的输入/输出端连接;
2)所述测控单元并联连接,每一测控单元包括测控电路、电池表面温度测量电路、电池端电压测量电路和充电、放电控制电路,测控电路的I/O端口之一连接电池表面温度测量电路的输入/输出端、I/O端口之二通过充电、放电控制电路连接电池端电压测量电路的输入/输出端;
3)充电模块电路、放电模块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测控单元中充电、放电控制电路的充电控制输入端和放电控制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玉凤,未经徐玉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67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