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多媒体固定垫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6428.0 | 申请日: | 200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1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萧建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萧建棠 |
主分类号: | B60R11/00 | 分类号: | B60R1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55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媒体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垫,尤其是指一种车用多媒体固定垫。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及汽车技术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进入了车内使用,如车载导航仪(GPS),其一般通过吸盘直接吸附于车前窗上进行固定,这种做法容易影响司机视线,存在安全隐患之问题,已逐步在许多国家不被接受,显然不符合长远之需求;故当前业界将很多电子产品改用嵌入式设计,其虽可克服前述之问题,但使用不灵活,并加工又繁琐,成本高,不利于市场推广,仍存在一系列之缺失,鉴于此,本发明人经研究提出一种车用防滑垫之方案,以供相应电子产品置放,便于人们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之缺失,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多媒体固定垫,系供车用电子产品置放,给使用带来方便性。
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用多媒体固定垫,包括一防滑垫体及一用于固定车用多媒体电子产品的硬质平盘,该硬质平盘固设于防滑垫体上方。
所述防滑垫体为软性PU材料或硅胶材料,该硬盘平盘系由螺钉固设于该防滑垫体上。
所述防滑垫体包括一硬质层及一固设于硬质层下方的粘接层,所述硬质平盘固设于硬质层上。进一步,所述硬质层上且位于硬质平盘侧边开设有收容腔;所述硬质层为硬性PU材料或硅胶材料;所述粘接层为软性PU材料或硅胶材料。
所述防滑垫体包括底层及设于底层上的配重块,该配重块位于硬质平盘周缘;进一步该底层为PU材料或硅胶材料或橡胶材料。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将防滑垫体可根据需要置放于车内任何位置处,以保证车子行驶时不会从车体上滑落,并通过硬质平盘来吸附相应的车用多媒体电子产品,使电子产品得于固定,从而给使用带来方便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防滑垫体 11、硬质层
111、收容腔 12、粘接层
13、底层 14、配重块
20、硬质平盘 30、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一种车用多媒体固定垫,包括一防滑垫体10及一硬质平盘20,该硬质平盘20用于固定车用多媒体电子产品(例如GPS),该硬质平盘20可由金属材料制成,其中:
该防滑垫体10包括一硬质层11及一固设于硬质层11下方的粘接层12,所述硬质平盘20固设于硬质层11上;该硬质层11可采用硬性的硅胶材料制成;并在硬质层11上且位于硬质平盘20侧边开设有收容腔111,由该收容腔111来放置一些杂物;所述粘接层12用于粘住车体上,起到防滑作用,其也可由软性硅胶材料制成,由此,所述硬质平盘20系通过螺钉30固定于该防滑垫体10上。
使用时,将防滑垫体10的粘接层11直接粘附于车体上,使固定垫不会滑落;然后通过硬质平盘20来吸附相应车用电子产品即可。
当然,本实用新型中防滑垫体10中硬质层11还可以是硬性PU材料制成,粘接层也可软质PU材料或硅胶材料,所以当该硬质PU材料制成的硬质层时可与硬质平盘20一次成型,无需螺钉固定。再者,该防滑垫体还可以是一层,并非两层结构,其可通过软性PU材料或硅胶制成,系直接采用螺钉将硬质平盘20固定即可;因此该防滑垫体10具体结构不加予限制。
如图4,系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其中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防滑垫体10是由底层13及设于底层13上的配重块14构成,该配重块14设于硬质平盘20周缘,以增强止滑作用。该底层13可由PU材料或硅胶材料或橡胶材料。
本实用新型设计重点在于防滑垫体与硬质平盘之结合,其通过防滑垫体上固定一硬质平盘设计,使该防滑垫体可根据需要置放于车体内任何位置处,以保证车子行驶时不会从车体上滑落,并通过该硬质平盘来吸附相应的车用多媒体电子产品,使电子产品得于固定,从而给使用带来方便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萧建棠,未经萧建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64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