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炉体回转支座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6260.3 | 申请日: | 200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7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楠;李世轩;刘敏;吴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长光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23/00 | 分类号: | F27D2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支座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体回转支座结构,用于倾动式熔炼、保温炉在转注和铸造过程中回转支撑。
背景技术
铝加工行业的倾动式熔炼、保温炉在转注和铸造时主要采用以液压油缸为动力,回转支座和油缸支座为支撑,炉体以回转支座中心线为炉体倾动回转中心线倾斜向上运动,铝液从出流口流出通过铸造流槽流入铸造机进行铸造。炉体倾动过程中回转支座的安全可靠性非常重要,对于大吨位熔炼保温炉尤为重要。最初,采用一体式回转支座形式,支座下部与地脚螺栓相连接,用键防止支座滑移,支座上部通过轴与炉体后墙回转接头连接。由于支座的一体式给支座与炉体尺寸标高校核调整带来了不便,对于大吨位熔炼、保温炉要达到更高的安全可靠性,势必要求整个支座体积增大,同时这种一体式结构更显得过于简单,给安装和使用带来了不便。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①安装不方便;②安全可靠性不高;③实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倾动式熔炼、保温炉转注和铸造时应用的回转支座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炉体回转支座结构,包括上支座和下支座,下支座的底面开有用于与土建预埋地脚螺栓连接的螺栓孔,特点是:在所述下支座上固定上支座,所述上支座上开有轴孔,所述轴孔里压入轴套,所述轴套中安装一转轴,炉体后墙回转接头支撑在所述转轴上。
进一步地,上述的炉体回转支座结构,其中,所述上支座底部表面沿长度方向开有长孔,下支座上部表面沿宽度方向开有长孔,所述宽度方向长孔的中心与长度方向长孔的中心重合。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炉体回转支座结构,其中,所述轴套的内孔呈左段、中段、右段三段式结构,左段和右段的孔径大于中段的孔径,且左段和右段的孔径相等;在左段和右段的孔中分别嵌装自润滑轴套,自润滑轴套的内径与转轴的外径相吻合,且自润滑轴套的内径小于中段的孔径。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炉体回转支座结构,其中,所述转轴的端部开有插槽,插槽中插入轴端挡块。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主要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设计独特、结构新颖,炉体后墙回转接头通过转轴与上支座铰接,炉体倾动中心线与转轴的中心线重合,因此整个安装过程中通过控制回转支座下支座的安装高度来调节安装标高,同时通过控制回转支座上支座在下支座上的水平位置,达到安装的水平要求。安全可靠、通用性好,实用性强,可广泛应用于电解铝及铝加工行业各种型式的倾动式熔铝炉、保温炉及混合炉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上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下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自润滑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固定挡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轴端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见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长光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长光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62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摇摆装置的摆动驱动器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轴流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