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脚踩踏驱动型滑板车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6008.2 | 申请日: | 200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6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邓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超 |
主分类号: | B62K17/00 | 分类号: | B62K17/00;B62M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踩踏 驱动 滑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脚踩踏驱动式滑板车,确切的说是一种由使用者单脚踩踏提供驱动力的高效率的滑板车。属于运动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滑板车在年轻人群中已经十分常见,滑板车的代步用途是其风靡全球的卖点。由于它可被折叠、重量轻,而且配备专用包,即便出门旅行也可随意使用。在大城市,更多的人把它用作放松手脚的健身器材。
但是,滑板车有自身的局限性。由于传统滑板车自身结构的特点,人们必须单脚踏在滑板车上,另一只脚不断地蹬地,才能获得滑板车前行的动力。这种获得动力的方式,势必让使用者在单脚不断蹬地的过程中身体重心上下起伏。身体重心的上下起伏对滑板车的前行没有任何帮助,却占据了人所释放出来的大部分能量,所以滑板车虽然轻巧方便,但是机械效率是很低的。而且依靠人蹬地获得动力,使滑板车的速度有限并且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滑板车的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依靠使用者单脚往复踩踏滑板车上的踏板获得动力的滑板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单脚踩踏驱动型滑板车,其特征在于由一辆普通滑板车(后轮一侧有齿轮)和一种传动机构组成,其中传动机构由主轴、活动的棘轮、固定的棘轮、带踏板的曲柄、复位弹簧、发条、空心轴、齿形带以及三个轴承组成,所述的主轴和空心轴通过三个轴承并排安装在车体上,活动棘轮内圈和固定棘轮内圈套装在主轴上,并且固定棘轮外圈与车体固定连接,曲柄安装在活动棘轮外圈上,踏板和车体间用复位弹簧连接,发条内端与主轴连接,发条外端与空心轴内壁连接,空心轴和滑板车后轮之间用齿形带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者只需要单脚往复踩踏踏板,滑板车就能够稳定地前行,具有机械效率高,人做的无用功少,使用者不易疲劳,滑板车速度快且平稳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2为整车侧视示意图;
图3为活动棘轮、曲柄及踏板、复位弹簧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固定棘轮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空心轴、齿形带、后轮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如下:
图1为传动机构示意图,图2为整车侧视示意图,图3为活动棘轮、曲柄及踏板、复位弹簧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固定棘轮的安装示意图,图5为空心轴、齿形带、后轮的连接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脚踩踏驱动型滑板车,包括主轴1、活动棘轮2、固定棘轮3、曲柄4、复位弹簧5、发条6、空心轴7、齿形带8。主轴1和空心轴7安装在车体上。活动棘轮2以及固定棘轮3固定地套装在主轴1上,固定棘轮3外圈与车体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曲柄4与活动棘轮2外圈固定连接,曲柄4和车体间用复位弹簧5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发条6的内端与主轴1固定连接,发条6的外端与空心轴7的内壁固定连接(如图1上的剖面图所示),空心轴7和带有齿轮的后轮之间用齿形带8连接(如图5所示)。
当使用者向下踩踏踏板时,曲柄4带动活动棘轮2旋转,活动棘轮2带动主轴1旋转,旋转的主轴1使发条6张紧,张紧的发条6依次带动空心轴7、齿形带8和后轮运动,于是车体前进,这一过程中,复位弹簧5被压缩,而固定棘轮3处于“打空”状态,不限制主轴1的转动。
当使用者脚向上提升时,带踏板的曲柄4在复位弹簧5的作用下跟着使用者的踩踏脚上升,活动棘轮2也一起反方向转动,活动棘轮2对主轴1失去作用力。此时,主轴1在张紧的发条6的作用下有反转的趋势,但是由于固定棘轮3的作用,主轴1被固定棘轮3“卡住”,处于静止状态。这一过程中,发条6在慢慢恢复常态,但仍然处于张紧状态,将继续带动后面的零件工作。
上述机构中,活动棘轮2的作用是间歇性地驱动主轴1,固定棘轮3确保主轴1在使用者提升踩踏脚的时候不会反转,发条6起储能和缓冲的作用。所以,只要人往复踩踏踏板,滑板车就能不断获得前行的动力。
以上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布本实用新型,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超,未经邓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60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单行车电厂的转子拆装用托板
- 下一篇:机电一体化电机安装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