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吸收液氨法脱硫塔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5817.1 | 申请日: | 200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0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孔浩;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金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21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吸收 液氨法 脱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塔,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吸收液氨法脱硫塔。
背景技术
氨法脱硫是利用氨水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2产生亚硫酸氢铵和亚硫酸氨,而亚硫酸铵对SO2有很强的吸收能力,是氨法中的主要吸收剂,亚硫酸氢铵通过加氨也可产生亚硫酸铵。而现用的氨法脱硫中忽略了这些,直接将亚硫酸氢铵和亚硫酸铵加工化肥,降低了他们在脱硫中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循环吸收液氨法脱硫塔。
本实用新型的塔下部设有进烟口1;在塔底处设有排污管道9;排烟口8设置在塔的顶部;在塔内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稀硫铵液喷淋层2、填料层3、氨水喷淋层4、第一丝网除沫器5、喷水层6、第二丝网除沫器7,且均处于进烟口1与排烟口8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使氨法处理二氧化硫产生的副产物可回收,且方法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其中1为进烟口,2为稀硫铵液喷淋层,3为填料层,4为氨水喷淋层,5为第一丝网除沫器,6为喷水层、7为第二丝网除沫器,8为排烟口,9为排污管道。
在塔的下部设有进烟口1;在塔底处设有排污管道9;排烟口8设置在塔的顶部;在塔内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稀硫铵液喷淋层2、填料层3、氨水喷淋层4、第一丝网除沫器5、喷水层6、第二丝网除沫器7,且均处于进烟口1与排烟口8之间。
本实用新型采用烟气与吸收剂逆向接触的方法,使反应充分彻底。烟气从进烟口1进入塔内,中途要经过稀硫铵液喷淋层2进行预处理(反应产物上清液)、填料层3、氨水喷淋层4、第一丝网除沫器5、喷水层6、第二丝网除沫器7,烟最后通过排烟口8排向大气,反应产物由排污管道9排至浓缩池。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它们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和范围内,自当可作各种变化或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金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镇江金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58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