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管支承桩插打时快速定位和连接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5561.4 | 申请日: | 200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1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潘军;周爱兵;耿树成;丁勇;黄炜;朱素斌;丁文军;吴伟娟;唐来恩;王元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7/00 | 分类号: | E02B17/00;E02D7/00;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支承 桩插打时 快速 定位 连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钢管支承桩插打时快速定位和连接系统,适用于水中施工栈桥、运输码头、施工平台等临时结构钢管桩基础施工。属于桥梁辅助结构施工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大型桥梁、港口、码头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经常需要搭建一些为完成这些正式结构施工的辅助结构,如施工栈桥、运输码头、钻孔施工平台等,这些临时结构往往会采用受力性能良好、施工方便、回收率高的钢管作为支承桩,并在相邻支承桩间焊接型钢连接系,使其达到群桩受力的效果。一般情况,这些结构都会从岸边或临近的构筑物向水中逐孔前移,推进施工,即通常所说的“钓鱼法”施工;由于是水中的结构施工,要使钢管支承桩插打在设计位置,需要测量人员用仪器全程测量监控下配合进行,辅助工作时间较长,精度控制困难,特别是在有潮汐影响的水域,涨、落潮的水流速度很快,在高流速的情况下插打支承桩会直接影响桩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即使采用导向结构也对导向架的要求很高,正常情况下,钢管桩插打常常避开涨、落潮时段,选择在平潮期进行;因此较长的辅助作业时间,会使有限的平潮作业时间更加紧张,造成施工速度缓慢、施工周期延长、施工成本加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中结构钢管支承桩插打时的钢管支承桩快速定位和连接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利用在已插打的钢管支承桩上安装一个整体定位和连接系统,精确地对相邻钢管支承桩进行桩位快速定位、插打导向和桩间连接施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其结构是中间钢套管和外侧钢套管通过上、下两层连接横杆、连接斜杆焊接成整体定位和连接系统;中间支承桩插打入河床后,将钢抱箍用螺栓固定在钢管支承桩的相应位置,在钢抱箍上放置橡胶垫,吊装快速定位和连接系统在已安装的抱箍上,焊接固定;在已插打的中间支承桩与中间钢套管间填充砂石填料,通过钢筋插捣、灌水使其填充密实,而抱紧中间钢管支承桩;再用吊机起吊待插打的外侧钢管支承桩,插入外侧钢套管中,使外侧钢管支承桩在外侧钢套管内快速定位,振动下沉外侧钢管支承桩,外侧钢管支承桩沿上、下两层定位块下沉到位,在外侧钢管支承桩与外侧钢套管之间填充砂石填料,依次完成另一侧钢管支承桩下沉后,支承桩快速定位和连接系统则承担桩间连接系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支承桩快速定位和连接系统按设计桩径和桩位在工厂制作,桩位尺寸精度控制好,现场对第一根支承桩测量监控插打后,相邻的支承桩可直接插打,降低测量配合次数,减少现场辅助作业时间,延长了有效作业时间,缩短了施工周期。2、钢套管内上、下口均布焊接导向块,兼有外侧支承桩下沉导向的作用,可保证支承桩的垂直度,简化了施工程序。3、支承桩全部插打完成后,快速定位和连接系统承担桩间连接系作用,既极大地减少了水上焊接工程量,又保证了焊缝质量,且在拆除后可重复使用,提高了临时结构的周转次数,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成本,在多工点采用相同临时结构的工程建设中,经济效果更加显著。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支承桩立面布置图
附图2是支承桩平面布置图
图中的1是中间钢管支承桩、2是外侧钢管支承桩、3是钢抱箍、4是橡胶垫、5是中间钢套管、6是外侧钢套管、7是定位块、8是砂石填料、9是连接系横杆、10是连接系斜杆。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其结构是钢管支承桩1插打在河床中,抱箍3安装在中间钢管支承桩1下端,中间钢套管5或外侧钢套管6套在钢管支承桩1或外侧钢管支承桩2的外侧,中间钢套管5或外侧钢套管6的下端座落在钢抱箍3上,橡胶垫4放置在中间钢套管5与钢抱箍3之间,定位块7焊接在中间钢套管5或外侧钢套管6的内侧,砂石填料8填充在中间钢管支承桩1或侧钢管支承桩2和中间钢套管5或外侧钢套管6之间,连接系横杆9和连接系斜杆10焊接在中间钢套管5和外侧钢套管6之间。
所述的中间钢套管5和外侧钢套管6、中间钢管支承桩1和侧钢管支承桩2、连接系横杆连接系斜杆均为钢管结构,中间钢套管5、外侧钢套管6的外径比中间钢管支承桩1、侧钢管支承桩2外径约大20cm,连接系横杆顶面低于中间钢套管5、外侧钢套管6管口30cm,中间钢套管和外侧钢套管通过上、下两层连接系横杆及连接系斜杆焊接成整体,形成快速定位和连接系统。
所述的定位块分上、下两层布置,每层四块定位块均匀分布,焊接固定在中间钢套管5、外侧钢套管6的内侧,用作钢管支承桩插打时的定位和导向。
所述的钢抱箍为两个半圆形结构,钢抱箍的内径比中间钢管支承桩1和侧钢管支承桩2外径稍小一点,两个半圆形钢抱箍通过螺栓固定在已插打的钢管支承桩的设计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55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座椅减震器
- 下一篇:汽车座椅及其可折叠背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