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容补偿投切开关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35403.9 | 申请日: | 2009-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3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戴志勇;陆伯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默顿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周建观 |
| 地址: | 21301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补偿 切开 | ||
1.一种电容补偿投切开关,包括散热底座(1)、可控硅模块(3)、接线端子排(4)、外壳(5)以及控制线路板(6),所述可控硅模块(3)安装在散热底座(1)上且位于外壳(5)内,控制线路板(6)上的控制电路具有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所述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可控硅模块(3)的控制端电连接,其特征在于:
a、所述散热底座(1)具有散热基板(1-3)及其两侧下部的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和中间下部的散热片(1-4),所述散热片(1-4)与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平行布置;
b、所述散热基板(1-3)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上分别具有第一安装槽(1-1-1)和第二安装槽(1-2-1),所述第一安装槽(1-1-1)上具有第一安装螺孔(1-1-2),第二安装槽(1-2-1)上具有第二安装螺孔(1-2-2),所述外壳(5)的两个侧板的下部分别插入第一安装槽(1-1-1)和第二安装槽(1-2-1),再分别通过螺钉和第一、第二安装螺孔(1-1-2、1-2-2)固定连接在散热基板(1-3)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上;
c、所述散热基板(1-3)的两端或者两侧具有伸出部(1-3-1),且所述伸出部(1-3-1)具有安装通孔(1-3-3);
d、所述接线端子排(4)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接线端子排(4-1)和第二接线端子排(4-2),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排(4-1)和第二接线端子排(4-2)均安装在散热底座(1)的散热基板(1-3)上,所述可控硅模块(3)位于第一接线端子排(4-1)和第二接线端子排(4-2)之间,且可控硅模块(3)与第一接线端子排(4-1)之间以及可控硅模块(3)与第二接线端子排(4-2)之间均通过导电体电连接;
e、所述控制线路板(6)通过立柱固定在外壳(5)的顶板内壁上,或者通过立柱固定在散热底座(1)上且位于外壳(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补偿投切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1-3-1)位于散热基板(1-3)的两端,且伸出部(1-3-1)的伸出方向与散热片(1-4)的布置方向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补偿投切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1-3-1)位于散热基板(1-3)的两侧,且伸出部(1-3-1)的伸出方向与散热片(1-4)的布置方向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容补偿投切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5)的两个侧板和第一端板(5-4)均具有散热孔(5-1),所述外壳(5)的第二端板(5-5)具有控制电路信号输入端的接线端子孔(5-2)并装有接线端子(6-2),所述外壳(5)的顶板表面具有指示灯孔,所述外壳(5)的第一端板(5-4)和第二端板(5-5)的下部均具有缺口(5-6),缺口(5-6)的上沿上安装有嵌条(5-3),所述第一端板(5-4)和第二端板(5-5)的下沿均高于外壳(5)的两个侧板的下沿,且第一、第二接线端子排(4-1、4-2)分别卡入第一端板(5-4)和第二端板(5-5)的缺口(5-6)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容补偿投切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基板(1-3)上具有至少8个安装螺孔(1-3-2),所述可控硅模块(3)以及第一接线端子排(4-1)和第二接线端子排(4-2)均通过螺钉和安装螺孔(1-3-2)固装在散热底座(1)的散热基板(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容补偿投切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排(4-1)具有第一连接片(4-1-1)、第二连接片(4-1-2)和第三连接片(4-1-3),每个连接片(4-1-1、4-1-2、4-1-3)上均设有两个紧固螺钉,第二接线端子排(4-2)具有第四连接片(4-2-1)、第五连接片(4-2-2)和第六连接片(4-2-3),每个连接片(4-2-1、4-2-2、4-2-3)上均设有两个紧固螺钉,所述第一连接片(4-1-1)、第二连接片(4-1-2)、第三连接片(4-1-3)、第四连接片(4-2-1)、第五连接片(4-2-2)和第六连接片(4-2-3)上远离可控硅模块(3)端也即外端的紧固螺钉均置于外壳(5)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默顿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默顿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540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防爆灯
- 下一篇:CCFL冷阴极MR16射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