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预绞丝式间隔棒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35216.0 | 申请日: | 2009-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8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薛济萍;薛驰;刘丽君;冒新国;陶峰;丁晓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东金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12 | 分类号: | H02G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奚胜元 |
地址: | 2264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预绞丝式 间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全预绞丝式间隔棒涉及的是一种的电力金具,是在220kV输电线路上使用的间隔棒。
背景技术
我国220kV的输电线路,常规都采用了二分裂的导线。为了使导线之间保持特定的距离,在导线的一些位置需要安装间隔棒,用间隔棒将每束导线等距离分开。由于受风力、覆冰、温度等气候因素的影响,间隔棒必须具备优良的顺线握紧力,抑制次档距振荡和微风振动的优良性能。
传统的间隔棒导线夹头均采用的是夹头式,线夹本体和压板通过一个铰链的形式将导线夹住。在架空线路上安装时需要用专用工具先将线夹本体和压板压紧,然后用销子把压板牢牢的锁住,安装过程复杂不容易掌握力量,曾经发生用力过度将线夹本体铰链部位压裂的事故。同时由于导线夹头不宽,夹持导线面窄,容易形成应力集中,严重影响导线的性能,尤其对高海拔、重冰区输电线路影响很大,容易造成导线断股等事故。传统的间隔棒由于组成比较复杂,相关的零部件比较繁多,材料比较多样,成本相对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全预绞丝式间隔棒,安装简单、有效地分散了应力,解决传统间隔棒应力集中问题,是一种价格相对低廉,可以在220kV输电线路用的间隔棒。
全预绞丝式间隔棒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全预绞丝式间隔棒,其特征在于具有若干根金属预绞丝,所述若干根金属预绞丝缠绕于导线外,在导线上形成若干组预绞丝螺旋状弯折,所述若干组预绞丝螺旋状弯折相互匹配,预绞丝螺旋状弯折的预成型内径小于所缠绕的导线外径。
所述金属预绞丝内表面粘结有金刚砂。
所述金属预绞丝两端为螺旋状,中间为直线状。
所述金属预绞丝至少配置有两根。
所述金属预绞丝可采用铝合金预绞丝或铝包钢预绞丝等材料。
本实用新型全预绞丝式间隔棒具有若干根金属预绞丝缠绕于导线外,分为螺旋状弯折段和直线状段,两根导线上若干组预绞丝螺旋状弯折相互匹配,将预成型内径比导线外径小的螺旋状弯折缠绕在导线上,给导线提供必要的握紧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全预绞丝结构夹持导线,夹持长度大,夹持范围广,握力均匀,防止导线夹头对导线产生损伤,对导线握力均匀对于次档距振荡及因导线扭转而成的舞动,具有稳定和抑制作用;采用预绞丝夹持导线,直接用手轻松安装。
2、本实用新型采用全预绞丝结构夹持导线,安装过程无须专用工具,直接用手轻松安装。
3、本实用新型全预绞丝式间隔棒采用预绞丝结构,有效地分散了应力,减少了线夹出口处的应变,减少了导线的疲劳,很好地保护了导线。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全预绞丝式间隔棒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全预绞丝式间隔棒的预交丝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全预绞丝式间隔棒具有若干根金属预绞丝2,所述若干根金属预绞丝2缠绕于导线1外,在导线1上形成若干组预绞丝螺旋状弯折3,所述若干组预绞丝螺旋状弯折3相互匹配,预绞丝螺旋状弯折3的预成型内径小于所缠绕的导线1外径。
所述金属预绞丝2内表面粘结有金刚砂。
所述金属预绞丝2两端为螺旋状2-1,中间为直线状2-2。
所述金属预绞丝2至少配置有两根。
所述金属预绞丝2可采用铝合金预绞丝或铝包钢预绞丝等材料。
所述螺旋状弯折的预成型内径小于所缠绕的导线外径,所述螺旋状弯折的预成型内径为所缠绕的导线外径的0.83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东金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东金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52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射频直流隔离高压防护转换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分支电流保护的插接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