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还原炉炉体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5062.5 | 申请日: | 200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7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陆永亮;梁忠柳;曹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00 | 分类号: | F27D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张劲风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还原 炉炉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还原炉炉体结构,特别涉及一种使用炉管和电阻丝作为发热元件的高温还原炉装置。
背景技术
还原炉是一种加热装置,在冶金性能试验中用途非常广泛,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炉管上缠绕的电阻丝来实现加热,炉壳与炉管之间填充耐火纤维棉来实现保温作用。目前所使用的还原炉,一旦发生电阻丝故障,必须将还原炉内部全部拆卸,炉管与炉壳之间填充的耐火纤维棉要全部取出,然后才能更换炉管上缠绕的电阻丝。操作过程既费时又费力,而且耐火纤维棉中的玻璃纤维,到处飞扬,很容易被工作人员吸入呼吸道,给工作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有必要采用新型炉体结构的还原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当电阻丝发生故障容易检修的还原炉炉体结构,主要解决现有还原炉一旦发生电阻丝故障,必须将还原炉内部全部拆卸,炉管与炉壳之间填充的耐火纤维棉要全部取出,检修非常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一种还原炉炉体结构,包括炉壳和炉管,其特征是在还原炉的炉壳与炉管之间设置耐高温隔板,在耐高温隔板与炉管之间区域底部开两个对称的底板小孔。并采用双层填充结构,炉管和耐高温隔板之间填充耐高温的氧化铝空心球,耐高温隔板和炉壳之间填充耐火纤维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更换炉管和电阻丝时方便、快捷,避免了耐火纤维棉对工作人员的危害。本实用新型还适用于其他使用电阻丝作为加热元件的高温还原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
图中:1-炉壳,2-耐高温不锈钢隔板,3-耐火纤维棉,4-固定槽,5-氧化铝空心球,6-底板小孔,7-滚轮,8-接线端,9-陶瓷保护管,10-炉盖,11-电阻丝,12-炉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还原炉炉体结构,由炉壳1、炉盖10、滚轮7、炉管12、固定槽4、耐高温不锈钢隔板2、耐火纤维棉3、氧化铝空心球5、接线端8、陶瓷保护管9、电阻丝11以及底板小孔6等部件组成。在还原炉的炉壳1与炉管12之间焊接固定耐高温不锈钢隔板2,在耐高温不锈钢隔板2与炉管12之间区域底部开两个对称的底板小孔6。并采用双层填充结构,炉管12和耐高温不锈钢隔板2之间填充耐高温的氧化铝空心球5,耐高温不锈钢隔板2和炉壳1之间填充耐火纤维棉3。炉管12和电阻丝11损坏之后,首先将炉盖10打开,松开接线端8上的电阻丝11;然后打开两个对称的底板小孔6,氧化铝空心球5会自然流到托盘容器中,取出已损坏的炉管12和电阻丝11;将已经缠绕好电阻丝11的炉管12重新安装到还原炉底部的固定槽4内,将电阻丝11的两端穿过陶瓷保护管9连接到接线端8上,堵上底板小孔6,将氧化铝空心球5填充到耐高温不锈钢隔板2与炉管12之间的区域,最后把炉盖10盖好即可完成炉管和电阻丝的更换。该过程避免了耐火纤维棉对人体的危害,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更换难度。
采用本实用新型避免了耐火纤维棉对人体的伤害,同时还大大降低了更换炉管和电阻丝的难度,原来需要5~6个小时,现在2个小时即可完成,收到良好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50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叶轮切割机防护罩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车载式GPS导航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