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头结构改进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4640.3 | 申请日: | 2009-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3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杨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飞宇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0 | 分类号: | B21D37/00;B21D37/01;B21D28/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孙永生 |
地址: | 215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改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头,具体讲是涉及一种对冲头的结构改进,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模具加工中,冲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冲头就是用来冲孔的冷冲压模具的凸模,其尺寸根据工件的形状尺寸来设计。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标准冲头外形都是标准T形结构,即在冲头的端部设有台阶形,图1是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T形冲头结构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T形冲头安装示意图;其优点在于:1、制作方便;2、制造成本低。根据现场分析,在厚不锈钢板冲孔时,T形冲头在使用过程中基本没有磨损,但是T形冲头在热处理后,在台阶形根部必然会产生应力集中,由于冲裁厚不锈钢板时冲裁力较大,应力集中处时常容易断裂,也即冲头台阶形的根部容易发生断裂事故,冲头寿命较短。所以其缺点是当冲裁力较大时,冲头大端,即台阶形根部易断裂,造成增加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过结构改进的冲头结构,将原来的台阶形改为锥形结构,减少了应力集中,加长了冲头的大端面的厚度,提高冲头的抗拉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冲头结构改进,包括冲头本体和冲头端部,冲头端部位于冲头本体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头端部为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小端与冲头本体连接,大端朝外。
前述的冲头结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头端部的长度与冲头本体的直径之比为1.6∶1。
前述的冲头结构改进,其特征在于冲头本体和冲头端部采用模具钢材SKH51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原来的T形结构改为锥形结构,减少了应力集中;同时加长了大端面的厚度,提高了冲头的抗拉强度。原来使用标准T型冲头,冲头寿命为300~500次,使用锥型冲头后,冲头寿命8000次以上,大大提高了冲头寿命,从而明显减少了修模时间及修模成本,提高了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T形冲头结构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T形冲头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冲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冲头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如下: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冲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冲头的安装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的冲头结构进行改进,将原有的T形冲头的端部改为锥形,冲头包括冲头本体2和冲头端部1,冲头端部1位于冲头本体2的端部,冲头端部1设计为锥形,这样在热处理后减少了冲头端部1根部的应力集中,即使在冲裁厚不锈钢板时,也不容易发生断裂事件。
另外,为了提高冲头的抗拉强度,将冲头的锥形结构部分加长,设计成冲头端部1的长度与冲头本体2的直径之比为1.6∶1。
在使用时,将模具固定板3利用CNC或成型铣刀加工出冲头沉孔(圆锥形),锥度与冲头端部1完全吻合。冲头材料先用进口模具钢材SKH51,加工工序为:数控加工→真空热处理淬火→磨外圆。
本实用新型打破了传统冲头外形结构,减少冲头应力集中,大大提高冲头寿命,可达8000次以上,远远高于现有的冲头寿命,减少了修模事件和成本,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率。
以上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布了本实用新型,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飞宇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飞宇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46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树脂存储罐
- 下一篇:一种户外开启式电流互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