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输液报警器的安全报警配套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4153.7 | 申请日: | 200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1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健 |
主分类号: | A61M5/36 | 分类号: | A61M5/36;A61M5/14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00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输液 报警器 安全 报警 配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机械,具体涉及病人输液过程中、药液安全剩余量的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生病往往需要输液,在输液过程中,要么病人自己注意观察药液剩余量,要么由医务工作者或者家人为其服务,以便及时更换药液或拔出针头,防止空气进入血液中,造成人为的医疗事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推出了多种类型的输液报警装置,本发明人针对目前用于输液报警的装置存在着设计较为复杂,价格较贵的缺陷,提出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输液报警装置,并申请了多项专利。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凡是通过输液瓶及其药液的重量改变来确定报警的,均存在以下问题,即:当患者不慎将输液皮条拽紧压于身体下,或患者翻身转体将输液皮条拽紧,都会造成输液瓶及其药液重量不能及时、真实的反应,而使报警器无法报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输液报警器的安全报警配套装置,即使患者不慎将输液皮条拽紧压于身体下,或患者翻身转体将输液皮条拽紧,报警器仍能及时、真实报警。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医用输液报警器的安全报警配套装置,由托架和系带构成,所述系带连接于托架的上端。所述托架托于莫菲氏滴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给患者输液过程中,托架托于莫菲氏滴管,系带的调节扣挂于输液架上,即使患者不慎将输液皮条拽紧压于身体下,或翻身转体将输液皮条拽紧,由于莫菲氏滴管被托架托着并由系带拉紧,因此,不会影响输液瓶随着重量减轻后的向上回缩,报警器仍能及时、真实报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系带2一端的高度调节扣由系带本体重叠后,通过束结束紧成扣)。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系带2一端的高度调节扣为环状物)。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输液报警器配套使用输液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托架1和系带2构成。
所述托架1由上托架11、下托架12、纵向架13构成,上托架11、下托架12对称连接于纵向架13的两端。上托架11、下托架12平面呈开口状的半圆环,如图3所示,半圆环的直径小于莫菲氏滴管3中部位置的直径,大于莫菲氏滴管上下两端输液管4直径。
仍如图1、2、3所示,所述系带2通过吊环14连接于托架1上端,系带2的另一端至少设置有两个高度调节扣21。如图1、3所示,所述的高度调节扣21由系带2本体重叠后,通过束结22束紧成扣(最末端的调节扣21用环)。也可如图2所示,高度调节扣21为环。
如图1、2、3所示,纵向架13的一侧设置有手柄15。
使用过程:用手扶住托架1的手柄15,将莫菲氏滴管3上下两端穿出上下托架11、12,然后将吊有输液瓶5的输液报警器6挂于输液架上,托架的系带也挂于输液架上,使莫菲氏滴管3与输液瓶5之间的输液管4呈弯曲状(留有输液瓶及其药液重量减轻后向上回缩的余量),以保证输液瓶及其药液重量减轻后向上回缩,输液报警器能及时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健,未经张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41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拆连接机构
- 下一篇:具有底座的晶体振荡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