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复合木地板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3629.5 | 申请日: | 200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5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汪亚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亚英 |
主分类号: | E04F15/02 | 分类号: | E04F15/02;B44F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2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复合 木地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地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复合木地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健康、环保的木地板在目前的装饰装修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木地板中的强化木地板以其典雅美观、色泽丰润、耐磨、耐划、无需抛光、上漆、打蜡而始终亮洁如新等特点,在众多的装修材料中脱颖而出,为广大消费者所青睐。
现有复合木地板的装饰层是电脑仿真制作的印刷纸。由于是电脑摹仿,可仿真制作各类材种的木材花纹,甚至还可摹仿石材的纹路以及创造出一些独特的图案。利用三聚氢胺浸渍过的电脑图案装饰纸,具有强力抗紫外光的优点,经过长期照射不会引起褪色。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耐磨复合实木地板[申请号:CN200520069451.7],包括实木复合基层和热压在实木复合基层上表面的耐磨纸层和装饰层,所述的实木复合基层、装饰层和耐磨纸层的上表面与其周边用模具压有斜面或下凹的曲面,拼合后两块地板的接缝处形成V形槽和下凹的弧形槽。本实用新型的耐磨复合实木地板其周边采用斜面或下凹的曲面,能减小地板拼缝处的磨损,延长地板使用寿命。
上述复合木地板只是印刷在印刷纸或装饰纸上的平面图纹,缺乏立体感,仿真效果差,因此,尽管强化复合木地板具有耐磨、防潮、价格低廉等特性,但却因没有实木的自然风采或缺乏立体感而导致部分消费者放弃使用。为了进行改进,也有人采用手工方式在复合木地板打磨或加工成局部凹陷的结构,但是显然这种结构在长期使用后容易隐藏污垢,且难以进行清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仿真效果好,具备强烈立体感,易于清洁,且能够给使用者带来舒适按摩效果的新型复合木地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新型复合木地板,包括由木质材料制成的基材层,在基材层的一面复合有防潮平衡层,在基材层的另一面复合有具有装饰图案的耐磨装饰纸,其特征在于,本复合木地板设有耐磨装饰纸的一面具有由局部镂空钢板压制而成的立体凸纹。
由于受到局部镂空钢板的挤压,在复合木地板设有耐磨装饰纸的一面即可形成向上凸起的立体凸纹。一般在挤压时需要进行加热,以提高挤压的效果。由于具有立体凸纹,使本复合木地板具有强烈的立体感,仿真效果好,同时可根据需要形成各种图案的浮雕效果。这里的立体凸纹的形状根据需要而设计,只需对局部镂空钢板进行相应设计即可。由于具有立体凸纹,当脚底站于本复合木地板上时还具有按摩的作用,使其具备养生保健的功能,功能更加完善。
在上述的新型复合木地板中,所述的立体凸纹呈条状或块状。一般条状的立体凸纹用于仿真木纹,而块状的立体凸纹一般较高,用于产生浮雕效果以及按摩的作用。
在上述的新型复合木地板中,所述的立体凸纹自其顶部向其基部平滑倾斜过渡。这种结构有利于防止污垢的积累,并且一旦积累了污垢也能够非常方便地清除。
在上述的新型复合木地板中,所述的耐磨装饰纸与基材层相复合的一面具有粘合层。
立体凸纹的高度根据需要压制,在上述的新型复合木地板中,所述的立体凸纹的高度为0.2mm~20mm。
在上述的新型复合木地板中,所述的立体凸纹呈条形弯曲状。这种结构具有高度的木纹仿真效果。
在上述的新型复合木地板中,所述的立体凸纹呈半球形或半椭球形。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新型复合木地板的优点在于:1、由于压制了立体凸纹,形成了在视觉和触觉上均非常逼真的木纹或者浮雕效果,纹理清晰、立体感强、仿真效果好。2、由于立体凸纹自其顶部向其基部平滑倾斜过渡,有利于防止污垢的积累,并且一旦积累了污垢也能够非常方便地清除。3、易于加工制造,生产成本较低,并且具备养生保健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基材层1、防潮平衡层2、耐磨装饰纸3、立体凸纹1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新型复合木地板包括由木质材料制成的基材层1,在基材层1的一面复合有防潮平衡层2,在基材层1的另一面复合有具有装饰图案的耐磨装饰纸3。耐磨装饰纸3与基材层1相复合的一面具有粘合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亚英,未经汪亚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36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