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鱼用注射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3498.0 | 申请日: | 200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1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何杰;徐跑;朱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徐士金 |
地址: | 21408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用注射装置,尤其是能对大批量鱼个体进行连续、可定量、安全注射的注射器。
背景技术
鱼类的大批量人工催产繁殖和鱼种免疫注射,需要用到注射器。常见的有人用型注射器和鱼用手枪式注射器。前者小巧,用起来灵活,但容量有限,在注射过程中需要反复抽吸药液,很不方便;后者可以进行连续注射,但体积较大,在注射过程中易阻挡视线,很容易扎破内脏,对于注射深度和位置要求很高的鱼类来说显的力不从心,尤其是鱼种或小型鱼类注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鱼用注射器的灵活性与连续注射不能同时满足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射器,不仅能够连续注射,而且体积小、使用起来灵活,对注射的深度和一次性注射的体积可以定量。对于大批量和注射精度要求较高而体型较小的鱼类来说尤为适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鱼用注射器,由母套筒、子套筒和针头组成,其特征是:母套筒口部设置一个单向阀门,筒体外通过螺纹安装有指板环并套装有弹簧;子套筒顶部安装一单向阀门,与内置的导液管连接,导液管通过导液软管可和外置的蓄液瓶连接;所述的针头上套装有针头套。
针头套对注射的深度进行定位;母套筒口部的单向阀门在注射时打开;子套筒顶端的单向阀门在抽吸液体时打开;调节指扳环在母套筒上的刻度位置,从而确定注射腔体的容量。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实现自动抽吸注射液、连续和定量注射,而且注射时对鱼的损伤小,在鱼胸鳍基部注射时也不易刺到心脏,腹腔注射时不易伤及内脏。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注射快捷、准确、适用鱼体大小的范围广、在大批量注射时效率高、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图中:1-针头、2-单向阀门、3-单向阀门、4-母套筒、5-子套筒、6-腔体、7-指扳环、8-导液管、9-弹簧、10-导液软管、11-蓄液瓶、12-针头套。
实施例1:
对草鱼种免疫注射,鱼体重50克左右,调节针头套12至注射深度为5.0毫米,通过旋动调节指扳环7,使注射药液容量确定在0.5毫升。母指反复压子套筒5末端几次,使药液经单向阀门3进入腔体6和针头1内,排尽空气,在胸鳍基部注射,母指压动子套筒5,液压使单向阀门2打开,注射进行;注射完毕,手松,单向阀门2关闭,弹簧9使子套筒5开始复位,同时子套筒5顶部单向阀门3打开,药液通过子套筒5内的导液管8和导液软管10进入腔体6,完成抽吸注射液,同时更换鱼,进行下一条鱼的注射。
具体实施例2:
鲫鱼亲鱼人工催产注射,鱼体重550克左右,调节针头套12至注射深度为6.0毫米,通过旋动调节指扳环7,使注射药液容量确定在1.5毫升。母指反复压子套筒5末端几次,使药液经单向阀门3进入腔体6和针头1内,排尽空气。腹腔注射,母指压动子套筒5,液压使单向阀门2打开,注射进行;注射完毕,手松,单向阀门2关闭,弹簧9使子套筒5开始复位,同时子套筒5顶部单向阀门3打开,药液通过子套筒5内的导液管8和导液软管10进入腔体6,完成抽吸注射液,同时更换鱼,进行下一条鱼的注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34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