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静电式除尘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3470.7 | 申请日: | 200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3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赵现红;俞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32 | 分类号: | B03C3/32;B03C3/3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静电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静电式除尘器,适用于多种工业污染物的净化除尘。
背景技术
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直流不均匀电场使烟气中的气体分子电离,产生大量电子和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两极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碰到气流中的粉尘颗粒使其荷电,荷电粉尘在电场力作用下与气流分离向极性相反的极板或极线运动,荷电粉尘到达极板或极线时由静电力吸附在极板或极线上,通过振打装置使粉尘落入灰斗从而使烟气净化。静电除尘器与其他除尘设备相比,耗能少,除尘效率高,适用于除去烟气中0.01μm~50μm的粉尘,而且可用于烟气温度高、压力大的场合,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电子、机械加工、化工、铸造等行业的净化除尘。
现有技术中,静电式除尘器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内的风机、除尘室、进气室,以及设置于箱体外的吸气臂,箱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及出风口,吸气臂经进气口与箱体内的进气室连通,吸气臂吸入的含有粉尘气体经进气室到除尘室,通过振打装置使粉尘落入灰斗从而使气体净化,净化后的气体经出风口排出。除尘器有多种型号,根据净化面积、处理风量、电机功率等净化参数,选择不同型号的设备来除尘,因而出现在同一家企业中,为符合净化参数指标,需配备多款除尘器,否则要么出现超负荷运作,对机器损耗大;要么浪费除尘能力,增加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静电式除尘器,通过对结构的改进,使单个除尘器适用范围及适用场合更广泛,使用更为灵活,降低使用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静电式除尘器,包括主机及设置于主机上的吸气臂,所述主机的底部设有脚轮,所述主机主要由风机模块、静电除尘模块及进气室模块组成,各模块分别设置于相应的箱体内,构成模块化分体结构;相邻箱体间经螺栓固定,拼接形成所述主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机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操控主机内合部分的运作,组成主机的风机、除尘器、进气室分别以模块形式构成,并设置于相应的箱体内,根据主机正常运作的需要相互拼接,并以螺栓固定。模块化的组合方式,使各部分相对独立,可根据作业环境及除尘要求的不同选配相适应的模块组件,各模块放置于独立的箱体内,使组装方便,快捷,同时不易对模块组件造成损坏,如此便可使一台主机适合多种作业环境,使用更为灵活,同时在出现故障时,针对性维修或更换,节省维护费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风机模块、静电除尘模块及进气室模块依次从底到顶堆叠布置,构成立式结构,位于顶部的所述进气室模块箱体上开设一进气口,所述吸气臂经该进气口与所述进气室模块连通。立式结构可减小主机的占地面积,组装、操作更为方便;同时可将与主机内控制电路连接的控制面板设置于进气室模块箱体外侧,方便人员操作。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静电除尘模块箱体一侧开设有开口,对应该开口处设有维护门,该门一侧与箱体对应侧板铰接,另一侧经锁扣结构与箱体对应侧板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静电除尘模块箱体上设有拖移用把手,方便移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组成主机的风机、除尘器、进气室分别以模块形式构成,使各部分相对独立,一方面可根据作业环境及除尘要求的不同选配相适应的模块组件,一台机可适应多种作业场合,使用更为灵活;另一方面在出现故障时,可针对某一模块进行维修或更换,节省维护成本;
2、各模块放置于独立的箱体内,使组装方便,快捷,同时不易对模块组件造成损坏;
3、风机模块、静电除尘模块及进气室模块依次从底到顶堆叠布置,构成立式结构,可减小主机的占地面积,组装、操作也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吸气臂未画出);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2中维护门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处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
其中:1、进气室模块;2、静电除尘模块;3、风机模块;4、进气口;5、控制显示面板;6、把手;7、脚轮;8、电极板;9、螺栓;10、维护门;11、锁扣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机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34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