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铠装热电偶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233429.X | 申请日: | 2009-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6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魁汉;袁勤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勤华 |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3/12;G01K7/02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 地址: | 213111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电偶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铠装热电偶电缆。
背景技术
铠装热电偶是用铠装热电偶电缆制成的,它是用氧化物将热电偶丝绝缘置于金属套管内经压制成的可挠性的坚实组合体,具有体积小、感温灵敏、耐压、耐震、防腐蚀及可自由弯曲等特点。
铠装热电偶适用于复杂部位的测温,广泛用在冶金、电力、石油、化工、航空、造船及国防科研部门,用于氧化、中性、还原等工作气氛作为测温元件。
目前,国内作为铠装热电偶电缆的绝缘物质是氧化物(如:氧化镁-MgO、氧化铝-Al2O3)陶瓷。但此类氧化物陶瓷的绝缘电阻在高温下,随着温度升高急骤下降,容易造成高温漏电,直接影响了在高温下的使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铠装热电偶电缆的绝缘物质是氧化物陶瓷电阻在高温下,随着温度升高急骤下降,容易造成高温漏电的问题,提供一种铠装热电偶电缆。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铠装热电偶电缆,具有热电偶丝、绝缘体和金属外套管,热电偶丝在金属外套管的中间,热电偶丝和金属外套管之间是绝缘体,绝缘体为氮化物陶瓷。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氮化物陶瓷分别为氮化铝陶瓷、四氮化三硅陶瓷或氮化硼陶瓷。此类氮化物陶瓷具有绝缘强度高、介电常数小、电阻系数大、稳定性好等特点,氮化物的热膨胀系数相对较低,热冲击性能也非常好。
本实用新型中的绝缘体也可采用氮化物和氧化物的混合陶瓷来降低产品成本和工艺难度,同样也可以达到提高绝缘强度,增强耐热冲击性能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在现有的铠装热电偶电缆中的绝缘体采用的氮化物陶瓷,因为氮化物陶瓷具有绝缘强度高、介电常数小、电阻系数大、稳定性好等特点,氮化物的热膨胀系数相对较低,热冲击性能也非常好,大大提高了铠装热电偶的稳定性,特别是高温区的稳定性,从而也大大提高了铠装热电偶的使用寿命;由于极间高温绝缘电阻的提高,使铠装热电偶的使用温度向更高温度延伸有了可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热电偶丝正极,2、热电偶丝负极,3、绝缘体,4、金属外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为铠装热电偶电缆,有不同规格的热电偶丝正、负极1、2,绝缘体3和金属外套管4。
热电偶丝可以为N、K、E、J、T型号的正负极。N型热电偶丝为镍铬硅-镍硅镁,K型热电偶丝为镍铬-镍硅(或镍铝),E型热电偶丝为镍铬-铜镍,J型热电偶丝为铁-铜镍,T型热电偶丝为铜-铜镍。
根据使用的要求选择热电偶的型号,将按热电偶丝清洗后穿入陶瓷瓷珠孔中,然后再穿入金属外保护套管内,金属外套管采用不锈钢或者其它耐高温材料,将形成一体的瓷珠、热电偶丝、金属外套管进行缩径和热处理工序。
经过多道次的缩径和热处理,形成了最小外径为0.5mm的不同直径的铠装热电偶电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勤华,未经袁勤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34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测温光纤的电力电缆
- 下一篇:复合式储能同位素电池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