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线缠绕系统中的放线恒张力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3379.5 | 申请日: | 200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3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慧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9/38 | 分类号: | B65H59/38;B65H59/4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缠绕 系统 中的 放线 张力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线控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线缠绕系统中的放线恒张力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金属线(丝)或非金属线(丝)制成工业或民生用编织品的实施方式,均是将卷绕于卷收轮的各种线、丝,预先通过一放线机逐一牵引、输送于收线主机,使各线、丝可平顺、不纠结的实施编织动作。其中,该放线机还设有张力控制装置。
现有运用于放线机的张力控制装置的设置和运作,如图1a、图1b所示,主要设有一摆杆10,是借一枢轴A活枢并致两端可行上、下摆动运作,其一端安设有一压轮11并枢接有一刹车杆12,另端是受一弹性元件13往下牵引并安设有数导线轮14;该压轮11的周面是与一偏心轮15相触压,在偏心轮15处安置有一张力杆16,并在张力杆16另端安设有一导线轮17;该刹车杆12另端是安设有一刹车皮带18,该刹车皮带18环设于一刹车轮19周面;该弹性元件13将摆杆10一端下拉后,该摆杆10另端安置的压轮11随时上顶,使得相触及的偏心轮15推动转动,及致安置在偏心轮15的张力杆16做上摆动作,同时,该与压轮11安置于摆杆10同端的刹车杆12乃是一同做上拉动作,使刹车皮带18是随时以较大触压力施于刹车轮19;另,该刹车轮19安置于一卷收轮轴20上,该卷收轮轴20一端安设有一被动齿轮21,其与一主动齿轮22啮合并被感应马达23驱动,另端是供一卷绕编织线、丝B的卷收轮24安置。该卷绕在卷收轮24的编织线、丝B是逐一历经摆杆10上的导线轮14、张力杆16上的导线轮17导引,而牵引进入收线主机(图未示);在收线主机逐一实施收线动作时,该放线机的感应马达23同时转动,并驱动卷收轮轴20,使该安置于上的卷收轮24可连带转动释出编织线、丝B。又,收线主机对编织线、丝B产生瞬间拉力时,利用编织线B会对张力杆16上的导线轮17瞬间施予较大拉力,并致张力杆16下摆作动,则该编织线B便可借以得到缓冲,达到防止瞬间断裂情形。再,当张力杆16下摆时,该偏心轮15是一同被驱动转动,而与其相接触的压轮11将会被逐一下压,并致同端安置的刹车杆12亦一并做下压作动,而该安置在刹车杆12的刹车皮带18,则可借以呈较松弛形态触压刹车轮19,使感应马达23设定的较快转速,可瞬即提供给卷收轮轴20及卷收轮24,进而,该卷收轮24便可以较快转速释出编织线、丝B,使张力杆16可逐一做上摆复归动作。当然,当张力杆16上摆复归后,该刹车杆12也会做上拉动作,使刹车皮带18可以设定触压力施于刹车轮19,并迫使感应马达23的转速降低,进而使放线机的放线速变相同于收线主机的收线速度。即,利用上述张力杆16的上、下摆动运作,该编织线、丝B便可以张力状态输送于收线主机,且可达到降低断裂的效果。只不过,该技术在历经长时的使用后,发现仍有下述缺失:
1)由于该张力杆16上、下摆动的幅度有限,大约局限为90度,当遇到收线主机施予编织线、丝B的瞬间拉力过大时,该张力杆16极易因瞬间下摆至极限,而发生编织线B断裂或线径改变现象;
2)如上项所述,由于编织线、丝B经常发生断裂或线径改变现象,操作者不但有接线的麻烦、不便性,对于制成的编织品,亦会造成密度不均、阻抗不均甚而张力不均的品质欠佳缺点;
3)由于刹车皮带18施予刹车轮19的触压力,会随时迫使感应马达23做减速动作,而此,感应马达将极易产生发热所致的影响使用寿命缺点。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动力放线机的张力控制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巫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动力放线机的张力控制装置,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线缠绕系统中的放线恒张力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慧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慧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33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线条织带
- 下一篇:一种新型超高速磁性恒涨力分丝卷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