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待测含砷样品的抽提浓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2346.9 | 申请日: | 200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7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徐爱荣;薛元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中环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40 | 分类号: | G01N1/40;B01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姜堰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待测含砷 样品 浓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待测含砷样品的抽提浓缩装置,属于化学分析仪器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微库仑法测定样品中砷含量的过程为:取适量样品移入浓缩瓶内,加入浓硫酸,将浓缩瓶放在电炉上加热蒸发,待冷却后得抽提浓缩物,将抽提浓缩物转移至发生瓶,即可将发生瓶与校准好的微库仑测砷仪连接,在砷化氢发生瓶内加入硼氢化钾溶液,仪器自动进行反应滴定,测出样品中砷含量。其原理是:将样品用硫酸抽提浓缩后,加入酸性硼氢化钾使五价砷或三价砷转化为AsH3,然后由载气(一般为氮气)携带进入滴定池,并与滴定池内含饱和碘-溴化钾复合电解液中的I2和IBr2-反应,使I2和IBr2-离子浓度降低,消耗的IBr2-由阳极电解产生,通过测定电解池阳极电解产生IBr2-离子所消耗的电量,即可根据法拉第定律求出样品中的砷含量。
原来在使用硫酸抽提浓缩样品时,将浓缩瓶置于不可调温的电炉,其表面最高温度可达几百度以上,在此状态下,样品中的有机物极易分解,形成积碳,而消除积碳需往样品中加入双氧水,这样会人为抬高样品中砷的浓度,使测量结果偏大。同时浓H2SO4加热时会分解成SO3,SO3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毒性,没有采用SO3吸收装置,造成环境污染,对操作人员的呼吸道具有非常大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待测含砷样品的抽提浓缩装置,使用该装置抽提浓缩含砷样品时,不会影响砷含量,提高了砷测量的准确性,同时在抽提浓缩过程中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待测含砷样品的抽提浓缩装置,除浓缩瓶外,还包括恒温加热器,所述浓缩瓶置于恒温加热器上。
本装置还包括SO3吸收瓶和导气管,吸收瓶内盛有碱性吸收液,所述浓缩瓶和吸收瓶设有磨口塞,所述浓缩瓶通过导气管与吸收瓶连接,所述导气管尾端伸入碱性吸收液中。
浓缩瓶内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插在浓缩瓶磨口塞中伸出浓缩瓶外,所述吸收瓶通过导管与气泵相连接,所述导管插在吸收瓶磨口塞中,导管始端伸入吸收瓶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样品中的砷经浓硫酸抽取浓缩时,在恒温加热器的控制下,使样品处于微沸状态不会产生积炭现象,而浓H2SO4刚好被分解成H2O和SO3,样品能完全保留,这样就不至于加入双氧水使样品结果偏大,提高了砷含量测定的准确性。使用吸收瓶后,H2SO4分解出来的SO3将全部被吸收瓶中的碱液吸收,达到净化实验室空气的目的,防止环境污染。装置中设有通气管、导气管、导管与气泵构成导气系统,可以防止浓缩瓶发生液体外溢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示,一种待测含砷样品的抽提浓缩装置,它包括浓缩瓶2、恒温加热器1、SO3吸收瓶9、通气管8、导气管5、导管6和气泵7。所述浓缩瓶2置于恒温加热器1上。吸收瓶9内盛有碱性吸收液。所述浓缩瓶2和吸收瓶9设有磨口塞,浓缩瓶磨口塞3上插有通气管8和导气管5,所述通气管8一端伸入浓缩瓶2内不与样品接触,另一端伸出浓缩瓶2外。所述导气管5插在浓缩瓶2和吸收瓶9的磨口塞之间,导气管5一端伸入浓缩瓶内不与样品接触,另一尾端伸入碱性吸收液中,将浓缩瓶2内的气体导入碱性吸收液内。所述导管6插在吸收瓶磨口塞4中,导管6始端伸入吸收瓶9内不与吸收液接触,另一端与气泵7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中环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中环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23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