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型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2302.6 | 申请日: | 200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1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于祥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祥喜 |
主分类号: | B23Q3/12 | 分类号: | B23Q3/12;B23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64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特指一种针对薄壁零件的复合型夹具,属于金属切削刀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通用设备(车床)的结构原理及产品加工形式的特性,设备自身固有的装夹(零件)的方式,通常为卡盘式,即:三爪或四爪、内爪或外爪、硬爪或软爪等几种方法来装夹、紧固产品零件。
针对非金属材料(材质为:PE、POM、FR......)或金属材质,但是产品为薄壁结构零件加工时,由于上述材料固有特性,抗压指数较弱,一旦受外力挤压/撑胀的影响下,零件材质内部应力,瞬间发生不规则变化,通常在装夹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都会发生形态变化;而加工后的零件,一旦经材质应力“回弹”释放,导致产品技术要求、零件尺寸与实际加工尺寸大相径庭。轻者不良,尺寸超差、精度降低、功效倍减;重者返修,且合格率低、严重乃致批量报废;如附图1、附图2所示被加工件,材料为PE。
基于上述诸多因素所引发的现象,如何在传统(车床)设备,对零件加工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几何形状相对特殊的产品,尤其在装夹的方式上及产品加工方法等环节进行改良和完善。我公司技术人员通过独特的夹具设计思维、新颖的夹具构造、科学的加工方法,以多元化为集一体,新的加工方法/制造工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针对薄壁零件的复合型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复合型夹具,包含第一夹具体、第二夹具体、第三夹具体;所述第一夹具体为台阶轴状,轴径大的台阶外部设置有外螺纹,轴径小的部分,用来安装在车床的卡盘上;所述第二夹具体呈圆环状,所述圆环状内孔内设置有与第一夹具体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三夹具体,通过螺钉可以固定在第一夹具体上,第三夹具体相当于一个通规,同时可以支撑被加工件的内孔。
优选的,所述第三夹具上还设有定位柱。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具体上设置有与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所述第一夹具体外径上开有孔,所述孔与定位孔连通,用来通气,以方便于拔出定位柱。
优选的,所述第二夹具体上开有出气孔,方便第三夹具体装入时,内部气体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复合型夹具,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夹具I与卡盘的配合,可将传统的装夹由受力源X向(点接触)转换成Z向(面接触)的装夹方式,使其工件受力源均布、全面;由于工件受力源的方向置换,负影响力几乎为零;从而杜绝了工件材质由于受外力作用的影响导致零件的外观形变;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确保了产品的技术特性和各项指标要求;2、采用复合式夹具II、III交叉配套使用,改变了常规手法,一般工件内、外表面加工,分别装夹的传统工艺;使原有的产品多道加工工序,浓缩于同道工序一并加工。不仅避免了由于多次装夹及设备精度所造成的积累误差,同时也大量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尤为突出的是:由于采用(1)、(2)之技术,可使原有的加工零件难度系数降低至最小。对于薄壁零件的加工,优势更为明显(通过实践:零件壁厚仅为>0.80mm即可控制);3、独特的复合型夹具构造,科学利用航天技术,将两种截然不同的物质,即:夹具与检(量)具巧妙的融为一体;采用定向组合、紧密镶配、无缝对接;不仅使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各项技术参数得到保障、同时产品的统一性、稳定性(其精度可控制≤0.004mm之内)得到充分控制;而且大量减免了检测工作的繁琐劳动,并且抑制了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误判、错判的几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被加工零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被加工零件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夹具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被加工件。
如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夹具,包含第一夹具体1、第二夹具体2、第三夹具体3;所述第一夹具体1为台阶轴状,轴径大的台阶外部设置有外螺纹,轴径小的部分,用来安装在车床的卡盘上;所述第二夹具体2呈圆环状,所述圆环状内孔内设置有与第一夹具体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三夹具体3,通过螺钉4可以固定在第一夹具体1上,第三夹具体3相当于一个通规,同时可以支撑被加工件的内孔;所述第三夹具3上还设有定位柱5;所述第一夹具体1上设置有与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6,所述第一夹具体外径上开有孔7,所述孔与定位孔连通,用来通气,以方便于拔出定位柱;所述第二夹具体2上开有出气孔8,方便第三夹具体装入时,内部气体的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祥喜,未经于祥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23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胸罩
- 下一篇:三相交流电机缺相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