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运动鞋气垫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2169.4 | 申请日: | 200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3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方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方程 |
主分类号: | A43B13/20 | 分类号: | A43B1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运动鞋 气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于运动鞋鞋底内部的气垫。
背景技术
运动鞋以其舒适的脚感和运动方便,深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年轻人尤其喜爱穿运动鞋。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对运动鞋舒适感和功能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运动鞋在款式和功能上也在不断的发展。有业者发明了鞋底有气垫的运动鞋,其目的在于增加鞋底的弹性,从而使鞋底能够给予脚回力,使人行走和跑步更为省力,而且可以增加脚的舒适感。一般的气垫设于鞋底内部的后跟处,且气垫为一整块大气囊垫于整个后跟处,这种气垫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脚回力,但回力有限,并没有很好的达到最初的设计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运动鞋气垫,该新型运动鞋气垫不仅具有提高弹跳、弹速和减震的作用,还可以增加运动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运动鞋气垫,以使用方向为准,鞋底前掌处的内部前掌气垫层,所述前掌气垫层由复数相互独立的气泡状的小型的第一气囊组成,鞋底后掌处的内部中间设有一个块状的大型的第二气囊,所述大型的第二气囊的前、后、左、右、上和下六面皆被复数相互独立的气泡状的小型的第三气囊所包围,所述大型的第二气囊的体积大于所述小型的第三气囊的体积。
以使用方向为准,所述前掌气垫层分为上、下两层,每层厚度为一个第一气囊的厚度,每层的复数第一气囊呈气泡群状紧密分布,且所述前掌气垫层布满鞋底整个前掌处的内部。述前掌气垫层可以有部分露于鞋底外。
以使用方向为准,复数第三气囊呈气泡群状紧密分布,且布满鞋底整个后掌处的内部除第二气囊外的部分,位于第二气囊上面和下面的复数相互独立的气泡状的第三气囊分别构成上、下气垫层,且上、下气垫层的厚度皆为一个第三气囊的厚度。所述上或下气垫层可以有部分露于鞋底外。
鞋底前掌处因弹跳需要设有由复数相互独立的气泡状的小型的第一气囊组成的前掌气垫层,前掌气垫层分为上、下两层,每层厚度为一个第一气囊的厚度,每层的复数第一气囊呈气泡群状紧密分布,这样在保证可以减震的情况下,也能有很好的回力作用,有助于提高弹跳和弹速的力量利用率。其原因是每个小型的第一气囊的体积小,内部的气体少,遇到压力时受到的压强大,形变程度会有较大变化从而使得弹力很大。而且小型的第一气囊个数多又是两层所以不仅可以提高弹跳、弹速和减震作用,还可以增加运动时的稳定性。
鞋底后掌处的内部中间设有一个块状的大型的第二气囊,所述大型的第二气囊的前、后、左、右、上和下六面皆被复数相互独立的气泡状的小型的第三气囊所包围,即块状的大型的第二气囊构成中间气垫层,位于第二气囊上面和下面的复数相互独立的气泡状的小型的第三气囊构成上、下气垫层,这样做的效果是能够加大减震效果、运动时的稳定性以及提高压力转化为下次起跳动力力度。其原理是上、下气垫层的小型的第三气囊在受到压力时由于体积小所以回力多,中间气垫层的大型的第二气囊体积较大,有强大的压力,使其形变较大起到较强的减震作用。后掌处的气垫在运动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是因为脚在气垫施加压力时相对应的小型的第三气囊会挤压中间的大型的第二气囊,而又因为空气压力则会将小型的第三气囊上顶,从而在运动时具有很好的稳定效果。压力转化为下次起跳动力也就是回力作用,能够提高回力作用是因为在脚后跟压气垫后气垫的弹性势能产生的,脚对一般气垫的压力而产生的回力很小,但是因为这种鞋底后掌处的气垫相当于三层气垫,而且由于上、下气垫层的小型的第三气囊压强大所以使得压力转化为下次起跳动力的利用率很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鞋底前掌处因弹跳需要设有由复数相互独立的气泡状的小型的第一气囊组成的前掌气垫层,前掌气垫层分为上、下两层,每层厚度为一个第一气囊的厚度,每层的复数第一气囊呈气泡群状紧密分布,这样在保证可以减震的情况下,也能有很好的回力作用,有助于提高弹跳和弹速的力量利用率,而且小型的第一气囊个数多又是两层所以不仅可以提高弹跳、弹速和减震作用,还可以增加运动时的稳定性;鞋底后掌处的内部中间设有一个块状的大型的第二气囊,所述大型的第二气囊的前、后、左、右、上和下六面皆被复数相互独立的气泡状的小型的第三气囊所包围,即块状的大型的第二气囊构成中间气垫层,位于第二气囊上面和下面的复数相互独立的气泡状的小型的第三气囊构成上、下气垫层,这样能够加大减震效果、增加运动时的稳定性以及提高压力转化为下次起跳动力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鞋底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部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方程,未经李方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21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