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容盖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2007.0 | 申请日: | 2009-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2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健;于月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锐电容器配件(南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2/10 | 分类号: | H01G2/10;H01G9/08;H01G9/00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263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大型铝电解电容器铝壳的电容盖。
背景技术:
目前,电容盖是由树脂层和橡胶层合成的薄板,用于装配在大型铝电解电容器铝壳上,起密封、绝缘和引出端作用。一般的电容盖中只设有两组熔接针组,且每个熔接针组中只设有一根熔接针,人们在使用此电容盖时常常因为分不清电容盖中熔接针的正负极,而将熔接针与电容中的正负极接错,导致电容器无法正常使用,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止正负极接错的电容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容盖,电容盖由双层结构组成,依次为树脂层和橡胶层,树脂层是绝缘体,具有防漏电的作用,在橡胶层表面中心处设有两组并列放置的熔接针组,第一熔接针组设有两根以第一熔接针组的水平中心线为对称轴上下对称放置的熔接针,第二熔接针组设有一根熔接针,且第二熔接针组上的熔接针与所述第一熔接针组上的任一根熔接针设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各个熔接针通过铝钉分别固定连接,铝钉穿过橡胶层和树脂层,并通过垫圈固定,垫圈固定在树脂层底面上,通过铝钉和垫圈可将两组熔接针组牢牢的固定在橡胶层表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两组不同的熔接针组可以让使用者轻易分辨出熔接针代表的正负极,从而使用电容盖时不会使熔接针接错电容中的正负极,保证了电容器的正常使用,这样的电容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树脂层、2-橡胶层、3-铝钉、4-第一熔接针组、5-熔接针、6-第二熔接针组、7-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电容盖的一种实施方式,电容盖由双层结构组成,依次为树脂层1和橡胶层2,树脂层1是绝缘体,具有防漏电的作用,在橡胶层2表面中心处设有两组并列放置的熔接针组,第一熔接针组4设有两根以第一熔接针组4的水平中心线为对称轴上下对称放置的熔接针5,第二熔接针组6设有一根熔接针5,且第二熔接针组6上的熔接针5与所述第一熔接针组4上的任一根熔接针5设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各个熔接针通过铝钉3分别固定连接,铝钉3穿过橡胶层2和树脂层1,并通过垫圈7固定,垫圈7固定在树脂层1底面上,通过铝钉3和垫圈7可将两组熔接针组牢牢的固定在橡胶层2表面,电容盖连接有两组不同的熔接针组可以让使用者轻易分辨出熔接针5所代表的正负极,从而在使用电容盖时不会使熔接针5接错电容中的正负极,保证了电容器的正常使用,铝钉3穿过橡胶层2和树脂层1,并通过的垫圈7固定,垫圈7固定在树脂层1底面上,通过铝钉3和垫圈7可将两组熔接针组牢牢的固定在橡胶层2表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熔接针5连接电容器上的正负极,使用方便,可装配在大型铝电解电容器铝壳上,起密封、绝缘和引出端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锐电容器配件(南通)有限公司,未经佳锐电容器配件(南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20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