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水型流量易控阀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31992.3 | 申请日: | 2009-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1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袁惠新;陈奕文;王燕强;黄慧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K3/04 | 分类号: | F16K3/04;F16K3/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30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水 流量 阀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中的阀门,用于控制水流量。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来水终端阀门,包括冷热水龙头,一般采用扳动快开式结构,这种扳动快开式结构相对于回转开启式结构更加方便和快捷,但其缺陷是:水流量的调节是无级的,要得到所需的流量,必须依靠手感来控制,这种控制不方便,再加上人们操作水龙头一般是在瞬间完成的,很难在这快开的同时得到所需要的水流量,因此,这种扳动快开式结构的阀门实际上是开或关的启闭式结构,开启时往往是全开,水龙头便流出最大流量,这样就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因为人们用水时,大多不需要最大流量。如果选用较小的阀门或减小进水压力,则人们需要大流量时就达不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自来水终端阀门调节水量不方便、使用最大流量造成水资源浪费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节水型流量易控阀门,该阀门不仅能快捷地启闭,而且能方便地控制水流量,使用者能方便地得到所需的水量,以减少水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由阀杆、阀芯壳和阀芯部件组成,阀芯部件安装在阀芯壳内,阀芯部件包括静片和动片,静片固定在静片座内,静片及静片座固定在阀芯壳的底端,动片固定在动片座内,阀杆座设置在动片座和阀芯壳2的上口之间且其下底面与动片座的上顶面接触,阀杆从阀芯壳外部伸入且安装在阀杆座内腔中,阀杆的下端伸入片座上对应的矩形孔内,销轴固定在阀芯壳上且横向穿通阀杆,在阀杆座下底面的正中部设腰型槽,腰型槽的两侧边各设置一个盲孔,动片座的上顶面上相对于盲孔的位置处设置若干个圆形凹坑,盲孔内装有弹簧及钢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动片座相对于阀杆座滑动的全行程即动片和静片的相对滑动全行程被分成若干段分行程,从而实现阀门出水流量的有级、方便调节。
2、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水量调节,也可用于其它流体流量的方便调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阀杆座4的结构图,其中,图2(a)是主剖视图,图2(b)是图2(a)的仰视图。
图3是图1中动片座7的结构图,其中,图3(a)是主剖视图,图3(b)是图3(a)的俯视图。
图中:1.阀杆;2.阀芯壳;3.销轴;4.阀杆座;5.弹簧;6.钢珠;7.动片座;8.动片;9.静片;10.静片座;11.盲孔;12.腰型槽;13.圆形凹坑;14.矩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阀杆1、阀芯壳2和阀芯部件组成。阀芯部件安装在阀芯壳2内,阀芯部件包括静片9和动片8,静片9固定在静片座10内,其进水孔和出水孔互相对齐。静片9及静片座10固定在阀芯壳2的底端。动片8置于静片9上,动片8固定在动片座7内。阀杆座4设置在动片座7和阀芯壳2的上口之间且阀杆座4的下底面与动片座7的上顶面接触。阀杆1从阀芯壳2外部伸入且安装在阀杆座4内腔中,阀杆1的下端伸入片座7上的对应的矩形孔14内,销轴3固定在阀芯壳2上且横向穿通阀杆1,这样,阀杆1可围绕销轴3摆动。
如图2,在阀杆座4的下底面的正中部设有腰型槽12,在腰型槽12的两侧边各设置一个盲孔11。如图3,在动片座7的上顶面上相对于盲孔11的位置处设置若干个圆形凹坑13,该圆形凹坑13形成两排,且每一排均有若干个间隔等距排列。在盲孔11内安装弹簧5及钢珠6,钢珠6下部接触于动片座7的上顶面,上部接触于弹簧5,即在弹簧5的压力作用下顶在动片座7的上顶面上。
当用手扳动阀门手柄时,阀杆1摆动,动片座7相对于阀杆座4滑动,在此过程中,当盲孔11内的钢珠6滑到动片座7上的圆形凹坑13时,阀杆座4内的钢珠6在弹簧5的作用下部分嵌入到圆形凹坑13内,滑动受阻。如果停止扳动,就得到一个流量,再用力扳动时,钢珠6将回到盲孔11,滑动继续进行,直到钢珠6滑入下一个圆形凹坑13内,就得到另一个流量,如此,利用阀杆座4和动片座7的接触面间的相对滑动、以及阀杆1的摆动带动动片8和动片座7相对于静片9左右滑动,实现阀门流量的有级调节,使动片8与静片9的相对滑动行程能分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业学院,未经江苏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19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