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可调支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1858.3 | 申请日: | 2009-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9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良;郑万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佳讯光电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6/00 | 分类号: | H02N6/00;F24J2/5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可调 支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可调支架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绿色能源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发电、供暖等领域,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是固定式太阳能,固定式太阳能支架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但是由于不能调整组件平面的倾角,在发电领域,年发电效率较低;在供暖方面,由于太阳直射面每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尤其在夏至日和冬至日时太阳高度差很大,太阳能集热装置不能充分吸收太阳光线;目前,还有一类太阳能具备单轴倾角,但其效率最多可提高22%,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太阳能可调支架系统,可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太阳能的角度,致使太阳能最大程度吸收太阳光线,充分实现其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太阳能可调支架系统,包括斜撑杆、前支座、斜支座、后撑杆、后支座,斜撑杆一端与前支座连接,固定于支撑物上,另一端由斜支座支撑;斜支座与后撑杆上端相连接,后撑杆的下端与后支座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装置和承台,所述的调节装置的一端与后支座相连,另一端用于连接固定物,相对承台形成位移的后支座设置在承台内。
所述的承台上设有定位孔,所述的后支座上设有内孔,一定位销穿过承台的定位孔插入到后支座的内孔中。
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螺杆、第一螺母以及调节杆,调节杆上设有让位腔以及第一限位腔,第一螺母位于第一限位腔中,第一丝杆的一端与第一螺母螺纹连接后伸入到让位腔中。
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丝杆以及第二螺母,所述调节杆的让位腔中设有第二限位腔,第二螺母位于第二限位腔中,第二螺杆的一端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后伸入到让位腔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太阳能的角度,致使太阳能最大程度吸收太阳光线;整个支架系统用钢量较小,节约成本;太阳能支架系统既可以用于大规模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也可以安放在一般的楼层顶面上,且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太阳能可调支架系统,包括斜撑杆2、前支座3、斜支座6、后撑杆7、后支座7,斜撑杆2一端与前支座3连接,固定于混凝土基础4上,另一端由斜支座6支撑;斜支座6与后撑杆7上端相连接,后撑杆7的下端与后支座9相连接,太阳能可调支架系统还包括调节装置5和承台10,所述的调节装置5的一端与后支座相连9,另一端连接于混凝土基础4;所述的承台10设有定位孔11,所述的后支座9设有内孔12,后支座9安置在承台10内,另一端用于连接固定物,相对承台10形成位移的后支座9设置在承台10内。
所述的承台10上设有定位孔12,所述的后支座9上设有内孔12,一定位销(图中未显示)穿过承台10的定位孔11插入到后支座9的内孔12中。
所述的调节装置5包括第一螺杆13、第一螺母17以及调节杆16,调节杆16上设有让位腔15以及第一限位腔14,第一螺母位17于第一限位腔14中,第一螺杆13的一端与第一螺母17螺纹连接后伸入到让位腔中15。
调节支架系统时首先取出定位销,使得后支座9在承台10内移动,同时调节第一螺母17,使得第一螺杆13能够在让位腔15中移动,当调整至需要角度时,插入定位销即可。
可调支架系统的年发电量与固定倾角系统的发电量比较表:
由表可见,可调支架系统比固定倾角系统的年发电量增加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佳讯光电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佳讯光电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18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