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干扰红外信号直流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31787.7 | 申请日: | 200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7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达胜加速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3/45 | 分类号: | H03F3/45;H03F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5214 江苏省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干扰 红外 信号 直流 放大器 | ||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干扰红外信号直流放大器,属于直流放大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常用直流放大器通过模拟光电转换器得到电信号,在存在强干扰空间不能有效工作,电路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抗干扰红外信号直流放大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抗干扰红外信号直流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电容、四个二极管、十二个电阻、三个三极管,其中直流电源分别接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十二、第五、第七电阻的一端,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串接第三二极管后分别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二二极管阴极,第二二极管阳极分别接十二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三电容的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串接第一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一二极管后接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分别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四电阻的一端和第九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接第二电容的一端和第十一电阻的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反馈输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串接第六电阻后接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分别接串接第八电阻、第四电容后接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接第七电阻的另一端,第九电阻的另一端分别接第四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即所述放大器输出端分别接第四极管的阳极和第十电阻的一端,第十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光电转换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抗干扰红外信号直流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电容、四个二极管、十二个电阻、三个三极管,其中直流电源分别接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十二、第五、第七电阻的一端,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串接第三二极管后分别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二二极管阴极,第二二极管阳极分别接十二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三电容的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串接第一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一二极管后接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分别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四电阻的一端和第九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接第二电容的一端和第十一电阻的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反馈输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串接第六电阻后接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分别接串接第八电阻、第四电容后接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接第七电阻的另一端,第九电阻的另一端分别接第四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即所述放大器输出端分别接第四极管的阳极和第十电阻的一端,第十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可控硅触发信号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极管为红外接受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达胜加速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达胜加速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17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